●●●
医院核磁共振室(实景图)
1月22日,医院引进的重大医疗设备核磁共振(MRI)正式启用。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高科技的检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为早期诊断疾病和疾病准确定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医院医疗诊断水平和综合技术能力意义重大。
什么是核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成像(MRI),又称自旋成像、磁共振成像、磁振造影,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通俗来说,磁共振成像就是在一个磁场里接受检查,让身体里的氢原子发生共振,产生信号,然后通过系统传输接受共振信号成像。
对核磁共振(MRI)有了概念认识后,小编先普及“核磁共振(MRI)需要预约”这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做MRI要预约?
1耗时长磁共振检查是一项高精细检查,序列多,技术复杂,单部位检查一般需要10—20分钟以上,如果是肿瘤全套检查、特殊部位或多部位检查甚至会超过一个小时。
2检查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上腹部、中腹部检查者需空腹,禁食4小时以上,禁水2小时;泌尿系检查前需充盈膀胱;婴幼儿检查必须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必要时给予催眠及镇静药物。
3检查设备要求高磁共振检查仪价格极为昂贵,一台磁共振成像仪耗资几百万甚至一千万以上,属于大型医疗设备,平时维护费用极高,对影像医师的操作和诊断水平要求也很高,医院能配备的磁共振成像仪的数量是有限的,医院才能配备。
所以
核磁共振检查
真的是需要等待的
不是一来就可以做的哦
为方便患者就医,缩短就医时间,医院磁共振检查提供预约服务,需要做检查的患者朋友,可以电话预约和咨询哦!MRI预约咨询MRI工作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08:00——12:00;14:30——17:30)
为什么要拍MRI?
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磁共振成像在软组织上的优势,可以使医生有效的评估软骨损伤程度、骨关节炎程度、韧带受累情况、肌腱疾病等等,而这些是普通的X光片无法满足的。
先来感受一组来自CT与MRI的对比图:
▲CT:眼眶黑乎乎一片,细致结构无法清晰显示。
▲MRI:粗大的眼上直肌可清晰显示
医院MRI实拍动图:
MRI的优势是什么?
1帮助医生发现早期病变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目前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
2可发现早期肿瘤核磁共振对颅脑、脊髓等疾病是目前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脑脓肿、脑囊虫症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还能确定脑积水的种类及原因等。另外,通过核磁共振精准筛查,可以帮助发现乳腺癌早期病灶;而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可以通过对头部及心脏等部位的核磁检查,在身体健康尚未发出红灯警讯前,早期发现心脏病、脑梗等高风险疾病隐患。此外,核磁共振还可进行腹部及盆腔的检查,如肝脏、胆囊、胰腺、子宫等均可进行检查,腹部大血管及四肢血管成像可以明确诊断真性、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四肢血管的各种病变。核磁共振对各类关节组织病变诊断非常精细,对骨髓、骨的无菌性坏死十分敏感。
3对人体无害,不必谈“核”色变由于核磁共振是磁场成像,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人体无害,是非常安全的。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既没有任何关于使用核磁共振检查引起危害的报道,也没有发现患者因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增高的现象。因此,核磁共振(MRI)检查是绿色无辐射、安全的,小到刚出生的婴儿,大到百岁的老人都可以安全的进行MRI检查。
4MRI可以取代CT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MRI在氢质子缺乏或含量很少的组织,如致密的骨骼、钙化、含气的肺部等,皆无法成像。由于MRI成像时间较长,昏迷、躁动病人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当然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不能进入磁场,无法进行检查,退而求次只能选择CT。
所以MRI不能取代CT,CT也不能取代MRI,两者可以相辅相成,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做了MRI还要做CT,或做了CT还要做MRI的原因。
体检单子上一大堆的项目,真搞不懂B超、X线、CT、磁共振有啥区别?会不会查不出毛病反而对身体有辐射伤害?诶~这事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MRI与X线、CT、B超区别是什么?
X线、CT、B超、磁共振(MRI),这几类检查都属于影像学检查,就是用机器“透视”身体,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原理不同X线:跟拍照片差不多
X线检查,顾名思义就是利用X射线穿透身体,形成影像。跟拍照片差不多,拍出来的图像是平面的。
CT:人体数字化成像
CT也是用X线穿透身体,但跟X线检查不同,现在多排螺旋CT检查是通过采集扫描范围内人体的每一个体素进行成像,说白了就是把要检查的部位划分无数体积不足一个立方毫米的微小方块,看的更细,很细微的病变也能被发现。
B超:利用回声原理成像
超声检查是利用声波反射,得到不同的回声来形成影像,跟朝水里扔石头听回声来测深度差不多一个道理。
磁共振:利用电磁波信号成像
磁共振(MRI)就是常说的核磁,因为名字里带个核字,大家老误解它可能有放射线和辐射,其实这个核指的是氢原子核,不是什么“核弹”。磁共振就是人为的制造一个磁场,让人体躺在里面,在磁场中,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能够有规律的运动,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
2辐射量不同X线:一次检查辐射剂量跟坐20小时飞机差不多
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差不多是0.02-0.1mSv,跟坐飞机飞行20小时接受的辐射差不多。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年也会接受自然界辐射2.0~3.0mSv,所以X线检查是很安全的。
CT:辐射剂量差不多是X线的10倍
胸部普通CT检查的辐射差不多为2~5mSv,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约是0.2-0.5mSv,差不多是10张胸片的剂量,所以是非常安全的。人一年的辐射剂量不超过mSv都属于比较安全的范围。建议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肺低剂量CT筛查。
B超:没有辐射
超声检查是利用声波反射成像,没有辐射。
磁共振:没有辐射!!!
前面讲到,磁共振是人造了一个磁场,利用电磁波信号成像,没有放射线,对人体没有辐射也没有伤害。但在检查时,人处于磁场中,可能会产生热量,所以,本身有发烧的情况,不建议做核磁。身体内有金属物的,可能会在检查过程中产热甚至移位,不建议做磁共振。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可以安全的接受磁共振检查。
3检查位置不同X线:最常用于胸部、骨骼和四肢
X线检查可以拍头颅片、胸片、腹部平片、四肢的骨和关节片。一些胃部、食管和肠道疾病,也会用到X线检查,比如钡餐检查、消化道造影等。在日常体检时主要是用来拍胸片,筛查肺部的疾病。
CT:最常用于头部、胸部和脊柱
CT最常用在头部、胸部、腹部和脊柱疾病的检查方面,有些四肢和骨骼问题用X线检查看不清楚时,也可以选择做CT。
目前体检项目中的CT主要是胸部CT,用于早期肺癌筛查。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在体检时做胸部的低剂量CT检查,如果没有问题,五年之内可以不用在体检时做CT检查。有超过10年的吸烟史,并且超过30包年(每天1包烟,抽了30年),建议做胸部低剂量CT筛查。
B超:最常用于腹部、盆腔和心脏
B超主要筛查腹腔、盆腔内器官是不是有病变,包括:乳腺、甲状腺、肝脏、肾脏、胰腺、胆囊、脾脏,膀胱、子宫、卵巢等。心脏部位的检查也常会用到B超。
超声检查对体检医生的水平要求很高,检查的主观性很强,不同医生看到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出现这种情况,拿不准的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别的检查确诊一下。
MRI使用要注意什么?
MRI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做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
1.须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如金属手表、眼镜、项链、义齿、义眼、钮扣、皮带、助听器等;
2.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I检查;
3.有金属节育环者须取出才能进行;
4.体内有弹片残留者,一般不能做MRI;
5.由于做MRI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且周围的噪声较大,有幽闭恐惧症的人可能难以完成此项检查。在必须做此项检查时,有些患者需要一定的镇静措施后才能配合完成;
6.MRI采集数据时间较CT长,需要患者的安静配合。有些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也难以配合完成检查,这时可能需要必要的镇静。另外临床医生可与放射科技师间进行沟通,挑选最重要的序列优先完成以便获取对临床帮助最大的信息。
那么,陪同做检查的家属进入检查室,也需要取下这些东西吗?答案是:要取!要取!一定、全部要取!
因为——
磁共振设备不管开机与否,都有磁场存在,并且磁场力量很大。
连轮椅、检查床都可以被轻松吸附!
你要是带着金属物品、电子产品进入核磁共振(MRI)检查室,造成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就麻烦啦!
还有,金属物质会产生伪影,影响成像质量。不听医生话,很严重……
▲瞧瞧,这威力!
磁共振(MRI)检查部位1神经系统中头颅和脊髓是磁共振最先应用的地方。
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发育异常、脑炎性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大脑萎缩等神经变性疾病,目前主要是靠磁共振检查来确诊,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发育畸形都要靠磁共振来明确。
2五官头颈中的眼球、眼眶、鼻窦及鼻咽,内耳及喉部的肿瘤,炎症MRI都可做到准确诊断,尤其广东常见的鼻咽癌,通过MRI可以做到早期诊断。
3脊柱及骨关节方面:颈椎病、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及踝关节的运动损伤,MRI检查是临床进行手术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骨关节的肿瘤、外伤病变MRI的作用优于CT检查。
4胸部检查,对于肺部检查MRI不如CT。但是对于纵膈心脏的检查中,纵膈肿瘤的诊断,心肌炎、心肌疾病、心脏功能评估,MRI是手到擒来。
特别是乳腺疾病,MRI是目前的影像检查中最准确的检查手段。
5腹部疾病检查中,肝、胆、胰腺、脾脏肿瘤及炎性病变,胃肠道病变,女性盆腔子宫及卵巢肿瘤,男性前列腺增生及肿瘤病变,MRI均可准确定性。
通过MRI不用造影剂,能进行-胰胆管成像(MRCP)、输尿管成像(MRU)。
6肌肉软组织病变: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软组织病变、软组织肿瘤、炎症,MRI均可以准确发现病变。
检查的时候,你只需要平躺或是趴着(根据检查部位不同),静静地听机器发出的各种噪音(笑),比如汽笛声、轰轰声……
有人第一次做检查,听见机器发出的声音,还以为是机器坏了。
如果是有幽闭恐惧的人,可以一躺下就闭上眼睛。至于脑子里想啥,随便你了。
医院
扫一扫左边
蒋康怡1,雷泽华1,高峰畏1,谢青云1,陈雷2
(医院,四川乐山,1.肝胆胰脾外科,2.胃肠外科)
Mirizzi综合征(Mirizzisyndrome,MS)是指胆囊颈部结石或胆囊管结石致胆囊及胆囊三角局部炎症,压迫肝总管或胆总管致胆道狭窄,进而引起发热、腹痛、*疸等胆管炎表现和梗阻性*疸的综合征[1]。多变的病情、局部炎症及局部结构的重要性常常使MS的治疗非常困难,尤其是局部炎症重、胆道损伤范围较大的MS患者。现就医院近期一例应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治疗III型MS的病例总结汇报如下,并就MS治疗作文献回顾,探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治疗MS胆道缺损的临床可行性。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0岁,因“皮肤巩膜*染10余天”入院,无发热、腹痛、腹胀等。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重度*染。全腹软,右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胆囊触痛,墨菲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6.56×10*9/L,中性粒细胞86.1%;肝功能:TBIL.1μmol/L,DBIL.9μmol/L;CA19-U/mL。予抗感染、保肝治疗8d,查血常规:WBC9.12×10*9/L,中性粒细胞67.1%;肝功能:TBIL86.0μmol/L,DBIL73.6μmol/L;CA19-U/mL。
影像学检查:入院第3天腹部CT:肝门区团块状软组织影,约3.4cm×2.5cm,边界尚清,增强后轻度强化:肿瘤?胆囊增大,肝内胆管扩张(见图1)。入院第4天腹部平扫MRI/MRCP:肝门区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约3.2cm×2.5cm×3.7cm,边界清,门静脉推挤受压,肝内胆管扩张。肿瘤?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见图2)。保守治疗8d后复查上腹部增强CT:肝门区团块状软组织影,肿瘤?较前次片变化不明显(见图3)。术前诊断为:(1)梗阻性*疸:肝门部胆管癌?结石?(2)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拟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1.2手术情况
术中见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色暗质软。胆囊、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周围组织明显水肿充血。胆囊内为淡*白色稍混浊胆汁,胆囊床侧胆囊壁距离胆囊三角约2cm处坏疽穿孔,胆囊颈管内可见一直径约0.8cm固醇结石嵌顿。胆囊颈深面见一直径约4cm的类圆形占位,边界清,有波动感,压迫肝总管及右肝管起始段,细针穿刺抽出*白色脓液(见图4)。清除胆囊颈管结石及其后方脓肿,见肝总管右侧壁坏疽缺损,长约1.5cm,占胆管周径约1/2。术中胆道镜探查左右肝管未见异常、胆总管通畅,十二指肠乳头功能良好。术中取占位病变冰冻活检示纤维脂肪组织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术中诊断:(1)Mirrizzi综合征(III型);(2)胆囊周围炎伴胆囊颈旁脓肿形成;(3)胆囊结石伴坏疽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脓肿清除、胆道镜探查、肝圆韧带胆管修补成形T管引流术(见图5、图6)。
肝总管修补过程:(1)于距离第一肝门12cm处离断肝圆韧带,修整并牵至肝总管缺损处;(2)适当修整肝总管缺损部;(3)用6-0PDS线将肝圆韧带浆膜与缺损后壁、上壁、下壁做连续缝合并整形;(4)经前壁缺损修补处置入16号T管(上端长2cm、下端长1.5cm),PDS线缝合关闭肝圆韧带及胆管前壁;(5)T管注水检查修补缝合处无明显渗漏,用邻近肝圆韧带组织缝合包裹T管起始端约2cm。
1.3结果与随访
术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康复顺利。T管每天引流~mL胆汁不等,考虑存在部分肠液反流。术后6d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9d查腹部CT:胆囊窝区少许渗出;肝内胆管扩张。未见异常强化影(见图7)。术后12d行T管造影示肝总管、右肝管起始段稍狭窄,左肝管稍扩张,肝内胆管显影良好,胆总管通畅(见图8)。复查肝功能:TBIL27.6μmol/LDBIL21.9μmol/L。CA19-.66U/mL。术后13d带T管出院。
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好,已能正常饮食工作,血胆红素水平正常,胆道造影示肝总管、右肝管起始段已复张,左肝管稍扩张,胆总管显影好,造影剂顺利进入十二指肠(见图9)。
2讨论
MS主要是胆石症的少见并发症,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回顾性病例分析,国内外报道MS占全部胆石症手术的0.1%~1.8%。崔建国等[2]回顾性研究分析例胆囊切除患者中,有38例为MS,占比1.32%。极少数MS病例可由非结石性胆囊炎所致,年Mozafar等[3]报道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儿胆囊肿胀压迫肝总管引起MS病例。我院此病例病因相对复杂一些,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同时,复合胆囊三角深面脓肿压迫第一肝门共同导致胆道梗阻,进而引起梗阻性*疸。这也导致术前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在MS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一情况可能。
MS应及时手术治疗,其治疗原则为切除胆囊、取净结石、解除胆道梗阻、修复胆道缺损以及胆汁通畅引流[4]。临床常根据Csendes分型来选择手术治疗方式:MSI型患者大多行胆囊切除术即可,部分炎症粘连重者可行胆囊部分切除,去除结石后将残留部分黏膜烧灼损坏,封闭胆囊颈口。MSII型患者如瘘口小可直接修补放置引流管,瘘口稍大者可于胆总管放置T管予以支撑并引流胆汁多可治愈。MSIV型患者多采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治疗[5]。MSIII型患者治疗相对复杂,根据胆管损伤情况可采取胆管自体组织修补成形+T管支撑引流,缺损范围过大则亦采用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现有文献报道可用于自体组织修复MS胆道缺损的材料包括带蒂胆囊瓣、带血管蒂胃瓣、肝圆韧带、空肠瓣、大网膜等组织。文献报道中应用肝圆韧带修补大多为使用肝圆韧带中脐静脉瓣作为修补材料,而直接利用肝圆韧带浆膜面修补MS患者胆管缺损报道则较为少见。
肝圆韧带是胎儿时期脐静脉闭锁后的遗迹,起于脐部,沿前腹壁正中稍右移行向上止于肝脐静脉裂,其表面光滑覆盖腹膜。肝圆韧带紧邻第一肝门,其长度较长,浆膜面积较宽,拥有自身供血动脉,血供较丰富,用于MS胆道缺损修补具有明显优势。利用该例患者肝圆韧带浆膜修补胆管缺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表明肝圆韧带作为材料可以严密修补MS患者胆管缺损,安全有效,可以获得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付庆江等[6]报道13例应用肝圆韧带浆膜面修补损伤性胆道狭窄病例,取得良好结果,随访1~11年无再发胆道狭窄发生,间接提示应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MS病例胆道缺损安全有效。
其他自体材料修补方式有如下几种:(1)带血管蒂胆囊瓣修补。胆囊作为胆道系统的一部分,其与肝外胆管结构最为接近,组织相容性高,胆囊黏膜可长期适于胆汁浸润环境,胆囊紧邻肝外胆管并拥有良好的血供,可适形设计胆囊瓣,因此带蒂的胆囊瓣被认为是理想的胆道修补材料[7]。刘亚光等[8]分析总结了16例带蒂胆囊瓣修复治疗的II型、III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然而在临床实际中常因为MS患者胆囊术中切除、胆囊坏疽、局部炎症重、胆囊血供破坏等因素而不能获得适宜胆囊瓣[9]。(2)带血管蒂胃瓣修补,由*志强院士提出应用于损伤性胆道狭窄[10]。该方法是切取保留胃网膜右动脉的胃大弯胃壁组织修补胆管缺损,具有取材方便、张力适中、胆汁耐受性好、术后胆道狭窄发生率较低等特点,王宇宏等[11]报道38例采用带蒂的胃瓣组织修补治疗损伤性胆道狭窄的患者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97.2%,无胆道狭窄复发。(3)脐静脉瓣修补,将闭锁的脐静脉解剖修整后修补胆管缺损,其疗效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张艳林等[12]应用肝圆韧带脐静脉补片修补25例III型、IV型MS患者并随访2~6年效果满意,无胆道狭窄及胆道结石发生。而何振平等[12]曾报道2例脐静脉修补胆管狭窄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2年出现胆管再狭窄行胆肠吻合术,认为其远期疗效欠佳[13]。(4)带蒂空肠瓣修补,是取上段空肠瓣修补胆管缺损。因空肠壁张力较低,远期易出现修补的空肠瓣扩张,进而导致胆汁瘀滞甚至形成结石,反复胆管炎症导致狭窄复发可能。(5)大网膜修补,大网膜主要用于胆道探查安置T管支撑管后局部封堵。杨义等[14]报道2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网膜封堵的MS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未见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因目前相关报道较少,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较于Roux-Y胆肠吻合术,应用自体组织补片修补MS胆道缺损保留了胆道正常结构,保存了十二指肠乳头功能,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对于减少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胆道结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5]。临床决定采用这种手术方式需做好以下关键点:(1)根据胆管缺损范围决定手术修补方式,一般Csendes分型II型、部分III型患者可以修补,缺损大的III型及IV患者不宜修补;(2)术中探查明确胆总管下段通畅,十二指肠乳头功能正常;(3)适当修整胆管缺损周围胆管壁,确保胆管壁血供良好;(4)根据术中情况及手术医师能力选取适宜的自体修补材料;(5)选取适宜口径T管作为支撑,以有效支撑、通常引流、松紧恰当为宜。另外有研究表明胆囊结石合并MS的患者胆囊癌患病率明显增高[2,16]。因此,对于MS患者手术中还应特别注意排除合并胆囊癌的情况。
对于自体材料修补MS患者胆道缺损,目前缺乏较为系统的对几种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相较于其他修补组织,肝圆韧带更易于得到,其临近肝外胆管,且其长度大小足够用于修补,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是良好的胆道修补材料。该手术患者的诊治过程表明肝圆韧带浆膜修补胆道缺损+T管引流术治疗MS患者较大胆道缺损近期疗效可靠,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研究。结合该例MS患者的诊治及损伤性胆管狭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应用肝圆韧带浆膜修补MS患者胆道缺损很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优良办法,不失为胆道外科医生的良好选择,有临床深入研究探索的价值。
引证本文:
蒋康怡,雷泽华,高峰畏,等.肝圆韧带修补治疗Mirizzi综合征并文献回顾[J].肝胆胰外科杂志,,30(4):-.
《肝胆胰外科杂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