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查出胆石没管
40多年来在体内“养”出的石头
总重量接近一斤!
这可以算是“震惊”标题*里面
最“名副其实”的震惊系列了
▼
(图片为蓝女士体内取出的结石)
日前,医院普外科医生在手术中用了两个多小时,才为66岁的蓝女士把数百颗胆结石逐颗取出。
医生介绍,胆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但时下有的年轻人为减肥或为工作不按时进食,也是胆结石的高危因素。
病例:年轻时查出胆石头不管
40年养出大石头
从10多岁开始,肇庆的蓝女士就不时会闹肚子痛,在20多岁时查出过胆结石,每隔几年都会发作,但每次都是用消炎药就能好,于是她也没太在意。
直到去年11月份,蓝女士的胆石症来了一个“大发作”,右上腹疼得她坐立不安,打寒战、发热。她终于下定决心要把病根除掉。可是,医院发现,她的问题太复杂,医院治疗。
不久前,医院接诊了蓝女士。该院普外科主任王百林介绍,CT检查显示,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肝脏左半部分的胆管都结满了密密麻麻的石头,胆囊泥沙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胆管明显扩张。
由于结石过大,不适合进行微创手术,蓝女士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接受了手术。手术中,医生发现,正常人的胆管直径为6毫米,而蓝女士的胆管被结石撑大了接近10倍,达到5.8厘米。
用了两个多小时,医生把蓝女士把胆管、胆囊中的结石悉数取出,“总共有好几百颗胆石,把一个小盆装了半满,称了一下,有多克,差不多一斤重!最大的一颗达8厘米×5厘米,有鸡蛋大小。”
“‘养’了40多年,把身体里的胆结石‘养’到了这么大!”王百林说,一般来说,胆管结石大小在1厘米以下、胆囊结石在2厘米以下的,可以暂时不需要处理。
但是要定期观察,因为胆结石一旦出现,就像种子种到了土壤里,大部分都会不断长大,有需要时及时处理。因为多发胆石症除了可能引起胆汁性肝硬化,更可能因为结石反复摩擦、刺激,导致胆管癌或胆囊癌。
饮食不规律容易生胆石
王百林介绍,医学上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引起的病,都叫做胆石病。
全球来看,发病率最高的是北美和北欧,人群发病率可达20%以上,而我国的发病率在7%~10%,考虑到人口基数,患者数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在长江流域的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苏等地,珠江流域也是高发地区。
胆石症的发病与年龄、代谢、饮食习惯有关。王百林说,人过40岁,胆石症发病率会增加,尤其是女性,女性和男性患者比例为2:1;到了60岁以上发病率达到20%以上。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患上胆石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早上起床赶时间不吃早餐、工作忙不吃饭等年轻人也要注意。王百林说,当人进食后,胆囊会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当进食不规律,胆汁的分泌、流动没有规律,淤积时间较长,就容易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一些人由于胆管系统解剖异常,也是胆石症的高危人群,“就像一条河道弯弯曲曲,水流也容易淤积、沉淀”。
预防胆石症,要先从饮食下手。一是注意“何时吃”:一日三餐规律,到点吃饭。
二是注意“吃什么”: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适量多吃蔬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胆汁是通过肠子排出去的,保持大便通畅,胆汁的排泄也会更通畅”
如果有胆石症高危因素的人,要注意定期体检,除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居民之外,糖尿病、高胆固醇、吸烟、喝酒、肥胖、年龄大(特别是女性)、十二指肠憩室的病人,都是胆石症的高危因素。
警惕:胆石症容易被误当成胃病
王百林说,胆石症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腹痛,“当‘河流’里面有石头,如果石头被水冲走,就没问题,但如果胆石被卡住,就会引起胆管痉挛,导致疼痛。”。
假如胆石堵塞导致胆汁流不出来,就有可能引起*疸;胆汁淤积,肠道细菌进入胆管到复制、繁殖,出现感染,就会引起寒战、发烧。“这三个症状,在医学上叫做夏科氏三联征,是胆石症的典型症状。”
他提醒,因为胆和胃的位置相近,进食后胃部开始运转,胆囊开始收缩分泌胆汁,两个器官有一定关联性,因此胆石症引起的疼痛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胃痛而被误诊。
但是,胆结石的诊断并不难,彩超可以发现大部分胆石,CT可以具体了解结石的大小和位置。
▼
“震惊”之外
更要注意预防、警惕胆石症哦
防患于未然,让自己的身体少受些苦头吧
值班主任:卫耀华
编辑:*静实习生*琦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