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26日获悉,在中山大学多学科合作的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支持下,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负责人:林浩添)和医院(负责人:钟跃思)共同领衔的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全球首次研发出通过眼部影像筛诊肝胆疾病的技术及评估系统,1月26日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数字医疗》发表。这些筛诊模型已成功部署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智能诊断预测云平台上,可作为大规模快速无创筛诊的工具。
肝胆疾病影响全球数十亿人,中国是“肝病大国”,有近4亿肝病患者。现有的检查方法如血检等有创检查或B超、CT、MRI等影像学技术不足以满足大规模人群的筛诊需求。而此技术,只需要一张眼部照片,即可筛诊肝胆疾病。
记者了解到,此研究构建的模型效果各有差异,在诊断重症肝病如肝癌、肝硬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准确率达90%以上,而在症状相对较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及肝囊肿中则表现欠佳,70~80%的准确率。这些筛诊模型已成功部署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智能诊断预测云平台上,可作为大规模快速无创筛诊的工具。
另外,研究首次验证了与结膜和巩膜相似,虹膜颜色和眼底视盘及血管结构包含了关键诊断信息,这一发现为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个性化管理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方向。
主要参与单位有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院、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英国MoorfieldsEyeHospital、日本CancerInstituteHospital等单位。
新快报讯记者黎秋玲摄影孙毅通讯员邰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