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的ldquo胆子rdquo够大 [复制链接]

1#

柯进晶,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桐乡院区消化中心主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内镜中心副主任。擅长胃镜、结肠镜及十二指肠镜的诊断和治疗,如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EST)、梗阻性*疸的内镜下置管支架引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注射等治疗、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安置术,消化道疾病的ESD及EMR术,消化道疾病的超声内镜(EUS)及心脏腹部疾病的B超诊断,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摘除术等。

对柯主任的印象,

是在电话里,

礼貌、谦逊,

一点都没有“身经百战”的傲气。

身为省内知名的消化内科专家,

他每周坚持“下沉”医院。

后来了解到

柯主任曾被称为“拼命三郎”,

这当中的原因,

还要从今天的主题“胆石症”说起。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

胆结石会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胆结石患者没有症状,称为无症状胆结石。

如果出现症状,最常见的是胃区疼痛或右上腹、肋骨下方部位疼痛。

①这种疼痛可能在上腹部中心突然开始,并向背部右上方或肩胛骨区域放射。通常很难得到缓解,四处走动也不能使疼痛消失。

②患者不能正常呼吸或深呼吸。

③可持续疼痛15分钟至24小时不等。通常为1~5个小时。

④夜间开始,并严重到足以使患者惊醒。

⑤餐后发生。

胆结石疼痛可引起呕吐,呕吐可缓解腹部的疼痛和压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的疼痛,可能是炎症或胆囊感染(急性胆囊炎)的征兆。

胆结石阻塞胆总管的症状包括/p>

①皮肤和眼睛部分*染(*疸)

②深色尿

③大便色浅

④发热及寒颤

什么会导致胆结石的发生?

①胆汁中胆固醇过多: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充分溶解肝脏排出的胆固醇;但是一旦肝脏排出的胆固醇量超过胆汁能溶解的水平,多余的胆固醇可能会形成结晶、最终变成结石。

②胆汁中胆红素过多:胆红素是体内红细胞代谢的一种产物,肝脏在某些情况下会产出超量的胆红素,这些情况包括肝硬化、胆道感染和某些血液疾病。这些多余的胆红素会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③胆囊不能正常排空:如果胆囊不能充分排空(如不吃早餐),胆汁的浓度会变得很高,这也促进了胆囊结石的形成。

④胆固醇结石:最常见的胆结石类型,包括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结石常呈*色。

⑤胆色素结石:以胆色素为主要成分的结石,结石常呈深棕色或黑色。

胆结石要不要手术?

很多人患了胆囊结石,对于是否手术踌躇不定。原则上,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治疗,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胆管炎、胰腺炎、胆囊癌等。“无症状胆囊结石”可以考虑随访,定期复查。但有下列情况,则要及时手术治疗:

1、合并糖尿病;

2、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3、结石较大,大于2CM;

4、年龄较大;

5、合并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的,不管有无胆囊结石;

6、胆囊腺肌症、瓷化胆囊,易癌变;

7、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

8、边远地区,医疗条件较差。

9、充满型多发小结石,容易移动到胆总管,引起并发症。

怎么治疗呢?

柯主任表示,除了传统的保胆取石等方式,现如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也很流行!ERCP是利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口腔、食道、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胆胰管开口(十二指肠乳头),对胆道或胰腺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微创技术。

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手术不用开刀,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且该技术费用较低,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多种胆道良性梗阻性*疸的首选,对胆道恶性梗阻性*疸也能达到减*的目的,避免了开腹可能导致的出血、腹腔感染、腹腔粘连、创口愈合困难等并发症。

这虽然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福利”,但对医生来说,却要身背几十斤重的铅衣在放射线下进行操作,短则半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这样的手术,是对技术和自身健康的双重考验。

而在柯主任这儿,他经常一个下午就要做好几台“ERCP”。记得最长一次,接连做了6台。等他脱下铅衣,湿透的手术衣几乎能拧出水来,而他还不忘和患者家属沟通,交代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