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任何生物为了更好适应环境节律性(季节、昼夜、时辰)的变化,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高度时间节律的生物活动特征,例如梅花冬天开放、鸡叫三遍天亮、合欢叶晚上合拢、牵牛花破晓怒放。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有一种“鯛鹭鸟diaolu”,它们生活在离海岸大约50公里的地方。每天它们飞到海岸的时间,总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样,每当退潮时,它们总是海岸边的第一批食客。原来,潮汛时间恰好每日向后推迟50分钟,这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现象。
人类的生物钟现象也很普遍。在生理上,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基础代谢率、激素的分泌、经络的电势等等都会发生节律性变化;在病理上,病人患病后,多出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理现象。《灵枢.顺其一日分为四时》篇解释: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在治疗上,人们对疾病、药物、针灸的敏感性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多年前的《内经》中,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了生物钟现象及其规律。他们纵观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无运六气,并将它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总结了时间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关系,有了诸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针法,由于把握了时间、空间与生理、病理等生物中的规律,从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诸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流传于民间,并视为秘不外传的秘法。
今天讲“肝脏”
肝脏在人体配卦上属于风木,大自然中风之形成主要由于气体之流动,所以树木摇动就可以生风,但风有和风、热风和寒风等,寒风和热风都不是常态,必须是春天的和风,才能吹生万物,所以古人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人体而言,肝属于风木之脏,风气和,则气血得以周流全身,百体舒畅而无疾病。
肝脏解剖
肝脏位于横膈直下,腹腔的右上部,乃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大约有10寸宽,重约3-4磅(1磅等于9两多一点,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质量约占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脏重量,男性为l~g,女性为~g,最重可达g左右,肝的长、宽、厚分别约为25.8cm、15.2cm和5.8cm。),肝脏共有四叶,即右叶、方形叶、尾叶及左叶,彼此之间由裂沟分割着。在方形叶及尾叶之间的裂沟叫门静脉裂或叫肝横裂,此裂中有肝动脉、门静脉及总胆管经过,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叫肝小叶,许多肝小叶围绕着一条中央静脉,中央静脉连于肝静脉,再进入腔静脉。而肝小叶本身乃是由许多的肝细胞板所构成,每一肝细胞板约有两个细胞厚,在相邻两细胞间有小的胆小管,这些胆小管排空流入末梢胆管,末梢胆管位于相邻肝小叶之间间隔内,在此间隔内还有许多门小静脉接受由门静脉流来的血液,经由这些门静脉血液流到肝细胞板间的静脉窦(孔洞),再流入中央静脉,因此,所有的肝细胞其排列一边与门静脉血流接触,一边则与胆小管接触。
生理病理
前面说过,五脏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彼此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借此个体才能获得成长,生命才能获得维持,借着肺脏的呼吸作用,可以不断的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借助脾脏的消化作用,可以不断的摄取营养物质,借助肾脏的排尿作用,可以排除各种代谢物,借助心脏的转输功能,使各种作用能联系起来,一气呵成。而肝脏则由调节及辅助各脏功能,例如肝能分泌胆汁,可以帮助消化作用,它能储存大量的血液,可以调节心脏的功能,它又能制造各种凝血物质,可以帮助止血,以预防大量出血而造成贫血,它也能生血使血液恢复正常,调节呼吸功能,同时它也有解毒的功能,使吃进去的或代谢所生的有毒物质,不致损害我们的身体,它实在是我们人体内一个极其重要的器官,所以中医说,肝气和,则气血得以调流全身,百体舒畅而无毛病。
肝主藏血
肝脏本身为一种极富有弹性的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大约每分钟有cc——cc血量从门静脉流入肝静脉窦内,另外有cc的血量从肝动脉流入肝静脉窦内,总平均量每分钟约cc血量,当需要时,整个肝脏可以膨胀,又能容纳约cc——cc的血量,所以肝脏常被称为血液储存所。在中医则认为血生于心,心火之气化血下行,随冲脉而藏于肝中,所以说肝主藏血。因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为和风,风气和,则气血得以周流全身,血脉得以舒畅,这就是肝能够藏血的原因,如果木不调达,则遏郁发而成火,此时气血就不和畅,而发生吐血、错经、血痛等症状。所谓木不调达遏郁发火,就是指肝内血液排入肝经脉的过程受阻或不通畅。由于人体腹腔内的血液,绝大部分都是从门静脉入肝,排入肝经脉,再进入下腔静脉而回心脏,如果肝内血液排入肝经脉的过程受阻或不通畅,此时为了减轻肝脏的负担,使肝脏不至于过于膨胀,同时为了使血液尽早回流入心,势必产生许多副循环,例如表浅静脉曲张、痔疮及食道静脉曲张等,这些弯曲扩张的静脉,其血管壁既已变性且有变形,极易擦破,因此再进食时擦破食道静脉曲张就会吐血,大便太硬擦破痔疮就会便血,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吐血、错经、血痛等症状。
肝主疏泄
所有的肝细胞都不停的继续分泌胆汁,这些胆汁分泌出来后,平常都被储藏在胆囊内,当食物(特别是脂肪物)进入十二指肠后,胆囊才收缩,把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内帮助消化食物。胆汁进入肠内后,首先借助它的乳融作用减低食物内的脂肪微粒的表面张力,在经过肠道内的摇荡后,脂肪小球就被分解破坏城许多小粒,此外胆汁又可帮助吸收这些脂肪小粒、脂肪酸等,所以将食物内脂肪物质吸收全赖胆汁的作用。如果胆汁的分泌过程中有所阻碍,而使得胆汁无法顺利的排入十二指肠时,由于十二指肠缺乏胆汁,脂肪物质就不易被消化吸收,乃大量由大便中排出,而形成下泻,同时脂肪物质不易消化,造成消化不良,临床上常表现出胀满、打嗝及恶酸水等,更严重时,由于胆石被排出而碰到胆管壁粘膜时,就产生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在中医则认为肝脏属木,因此肝脏具有木的疏泄功能,食物进入胃后,全赖肝木之气来疏泄它,如此水谷才会被消化吸收,如果肝木不能疏泄水谷,那么临床上就会呈现出渗泄中满等症状,更严重时,木火克土导致脾胃不和,就会表现口燥、泄痢、饥不能食、回食逆满等症状。所谓木能疏土,就是指胆汁能消化食物而言。
心肺症
当肺部有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及气喘等,而造成肺气肿、缺氧,以及肺循环闭塞时,由于肺动脉压力增高,而使右心室受到强大的阻力,以致博出困难,形成郁血性心脏衰竭,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心肺症。心肺症的病人,心脏无法将其内的血完全排空流入肺部,右心室就慢慢扩大,而使血液不易回流入心。以为血液回流不好,肝脏就慢慢的扩大,以储藏大量的血液,当肝脏血超过它的负荷时,血液就会郁积到各经脉去,而形成经脉曲张,这种情形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咳痰,甚至痰中带血、疲倦、四肢无力、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这就是所谓的郁血性心脏衰竭时的临床表现。在中医认为肝脏主清阳之气,此清阳之气,必须要能上升,血脉才能和畅,而此气之所以能上升,主要靠肺金来制之,由于肺金克木,肝木才不会郁遏发火,清阳之气也因此得以上升,血脉就能和畅,如果肺金不能平木的话,那么肝木就会发而为火,肝木上升,临床上就会表现出痰饮、虚劳、失血等症状,所谓肺金不能平木,就是指肺气虚,失去克木的功能,肺气虚,呼吸不畅造成肺气肿,以及缺气等,此时肺动脉压力就会增高,使右心室血液不易博入肺内,因而造成肝脏郁血,所以此种心肺病在治疗上要以肺及肝为主。补肺气而平肝木,使血液循环得以通畅无阻,则临床症状可获得改善。
肝脏与胆互为表里
前面曾说过,所有的肝细胞都不停的分泌胆汁,平常这些胆汁都储存在胆囊内,待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中,以帮助消化食物,所以肝脏与胆囊二者消化食物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一气呵成的,如果两者功能失调,就会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当胆汁分泌过多时,消化能力过强,患者就容易饥饿,胃部有烧灼感,如果胆汁分泌过少时,则消化不好,病人就会觉得胃部胀满、恶心、下泄、打嗝等症状。如果是胆囊或胆管阻塞不通,致使胆汁无法流入十二指肠,此时除了消化不良外,甚至还会产生右上腹疼痛,若是胆囊切除或阻塞不通而无储存功能时,则由于胆汁随时分泌,而流入十二指肠,促使肠蠕动增加,就会产生大便次数增加甚至腹泻等。在中医认为胆属火,肝属木,而胆汁乃有肝脏所生,此即木生火之意,饮食之物入胃后,全赖肝木之气来疏泄它才能消化水谷,事实上就是靠此由木生火之胆汁来消化它,而此胆汁的储存与排出全在与胆囊,因此中焦之精气可说全仰赖与胆囊,所以说胆者中精之府也。而胆汁消化食物也正是木能克土之意。临床上如果肝寒时,胆汁分泌不够,就不会消化食物,如果肝热时,则胆汁分泌过多,消化食物的功能就太过,而表现出中消的症状来。上述症状在治疗上以肝胆为主。
*疸
当血液中胆色素的量过多时,胆色素就会有微血管弥(充满)散出去,而沉着于皮肤、粘膜及结膜上,使得这些地方都呈现出淡*色,这种情形,就是一般所谓的*疸,因此谈到*疸之前,就必须先了解胆色素的代谢情形。所谓胆色素,事实上乃是指胆红素而言,胆红素则来自于血红素,当体内的红血球被破坏以后,血红素中的胆红素就被释放出来,随着血液被转送到肝脏,在肝脏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被排入十二指肠内。在肠内经过细菌酵素的作用,胆红素被转变成尿胆素原排出体外,一部分的尿胆素原被重吸收入血液中又被肝脏重排泄。如上所述,
可知胆红素的代谢主要有三个过程:1、有血液转送到肝脏。2、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3、将结合后变成水溶性的结合型胆红素排入十二指肠内。在这三个过程中,任何一项受到阻碍都会造成*疸。
一般来说,根据其成因,*疸约可分成两种类型:1、溶血性*疸:因为胆红素乃是红血球被破坏以后,有血红素释放出来,当红血球被破坏的速度迅速增加,以至于正常的肝细胞无法将其完全排出去时,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就会增高,到达一定程度后,胆红素就会弥散出去,而造成*疸。这种*疸其病变所主要在胆红素代谢的三个过程中的第一过程,肝脏本身是正常的,主要原因乃是由血液转送到肝脏的这个过程中,血液被大量破坏而引起的,所以此种*疸其造成*疸的胆红素都是未结合型胆红素,在治疗时要以治血为主。2、阻塞性*疸:病变为胆红素代谢过程中的第三个过程,即结合型胆红素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受到阻塞,结合型胆红素无法排入肠内,仍反流入血液中,而有小便排出,由于结合型胆红素返流入血液中,当其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既有微血管渗出皮肤及粘膜等,而造成*疸,这种*疸,其成因可能是胆囊结石、蛔虫在胆管内,或是胆管被肿瘤压迫到而阻塞不通,肝脏功能是正常的,因此胆红素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的速率也是正常的,此类*疸其造成*疸的胆红素乃是结合型胆红素,在治疗时,只要将阻塞的原因除掉,即可恢复正常。
除了上述两类*疸外,另外还有一种*疸,乃是因肝脏功能减低而引起的,由于肝脏功能减低,影响到胆红素进入肝脏后,与葡萄糖醛栓结合的速率,如此一来,血液中的未结合型胆红素因此脂溶性无法有胆囊排出,只好储存在血液中,结果越积越多,最后由微血管渗出于皮肤及粘膜上而形成*疸。这类*疸,其病变所在乃是胆红素代谢过程中的第二过程,由于结合障碍而引起,因此其造成*疸的胆红素未结合型胆红素,此与第一类溶血性*疸成因,虽然不同,但所形成的结果却是相同的,都是由未结合型胆红素所引起的,因此在分类上也可算是溶血性*疸。但是在治疗上却大不相同,一是以治血液为主,一是以治肝为主。
中医对*疸的认识早在*帝内经一书中有记载,平人气象论曰:溺*赤i,安卧者*疸,目*者*疸。又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齿垢*爪甲上*,*疸也,安卧小便*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可见古时中医对*疸一症早有相当的认识,但因中医的理论自成一个体系,中医所重视的乃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因此在分类上与现代医学的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中医所说的*疸其分类也分为两类:1、阳*——这种*疸,中医认为乃是湿热引起,所谓因湿成热,因热生*,所以这类*疸必有身热、烦渴、燥扰不安、消谷善饥、小便热痛赤涩,或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湿热证,不论是表里或风湿外感或酒食内伤皆可制之,也是现代医学中的阻塞性*疸中,治法清火邪利小便,使湿热消失,*疸之然会退去。2、阴*——非湿热引起,主要因气血败坏之故,因为气败坏就不能生血,所以血败,血败,血不能华色,因而导致色败而成*疸。这种*疸证,多半是内因七情所伤脏或者劳倦伤形,而导致中气大伤,脾脏不能化血,因而脾土之色就表现与外而成*疸,所以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必然是喜静不喜动,喜暗而怕光亮,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无力、怔忡、眩晕、畏寒、少食、四肢无力等气虚之候。现代医学中的溶血性*疸类型。调补心、脾、肾等各脏之虚,以培养血气,血气一旦恢复,*疸自愈。
肝司相火
前面提过,除了门静脉血流入肝脏外,另有肝动脉的血流入肝脏内,这些动脉血流能供应并维持肝内结缔组织及胆管壁的营养。因此当肝脏失掉肝动脉循环营养时,必然导致细胞坏死,甚至死亡。肝细胞坏死后,就会影响到肝功能的正常,其影响的程度则以坏死的多寡而定,一旦严重到失去其调节并扶助各脏腑的功能时,临床上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例如: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虚脱、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抽搐、谵妄、大小便失禁、吐血、便血、皮下出血、最后昏迷而死。可见肝动脉供血是何等的重要。所谓肝动脉血量,就是中医所说的肝阴,中医认为肝脏有藏血的功能,同时又司相火,这两种作用必然相合才能成功,所以血很充足时,相火就温而不烈,游行三焦,达与腠理,而温养全身血脉,四肢百骸,如果血虚而造成火旺时,临床上就会表现出烦渴、淋闭、骨蒸、汗出等症状,因此治疗时,这种肝阴虚所造成的肝坏死,必须要以治肝经相火为主。
肝开窍于眼
我们人体共有五种感觉器官,这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以及触觉。在这五种感觉器官中,以视觉与听觉最重要,因为此两种感觉器官,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事情、维持平衡外,同时还可以帮助维护我们的安全,并享受人生。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眼睛及耳朵各部位的构造及其功能,耳的各部构造已论述,现在简单将讲眼睛构造与功能:眼球是一种应稍带柔软的球状体,里面充满了一种清澈的胶状液叫玻璃状体。在眼球的前面覆盖着一层无色的膜,叫做角膜,眼球有颜色的部分叫做虹膜,虹膜中间有一小小的开口,这就是瞳孔,左角膜及瞳孔的后面为透镜。在眼球的后面为一层衬膜叫做视网膜,乃由视神经所组成。
视觉的作用,主要依靠光线进入眼内,经过透镜达与视网膜,刺激神经,产生神经运动,此种运动乃随着视神经而传到脑部,大脑即能分辨出何物而映像在眼里。我们眼睛的作用,就好像是一架照相机,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条狗时,狗的影像就随着光线被带到眼睛里面,经过角膜、瞳孔、然后传到视网膜。当狗的影像到达视网膜后,就发生了奇妙的事情,视网膜正像是照相机内的底片一样,立刻找到狗的照片,这张狗的照片,像其它视网膜内的照片一样是颠倒的,上下倒置的,视网膜照到了这张照片后,将有关这张照片的信息经由视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就会分析这些信息,并把影像再颠倒过来,而成原来正立的位置,使我们很清楚的知道照片是什么,如此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一条狗。在上述一连串的作用中,以视网膜的照相及视神经的传导为最重要,缺乏这两种作用,眼睛即失去它的视觉功能,视网膜乃是视神经所构成,二者可谓二而一,一而二的结构,以中医来讲,此两者属于肝,肝的经络,沿喉咙向上过目系(即视神经),与肾脉会与顶上。所以说肝开窍于眼。
肝脏与大肠通治
肝脏所分泌的胆汁,不但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同时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因而具有轻泻作用。另外大肠具有重新吸收水分的作用,是大便硬化而成形。如果肝脏分泌胆汁过少,或是胆道堵塞,使胆汁排入肠内的量过少时,肠蠕动也相对减低,使得大便堆积在大肠的时间增长,大肠重新吸收水分的时间也增长,因而使大便变得过度硬化,而形成便秘,所以肝脏与大肠这两种功能相辅相合才能成功。如以中医来说,肝脏属乙木,大肠属庚金,两者为夫妻经,足厥阴肝经又绕肛门,大肠本身的燥化功能会导致大肠滞塞不通,所谓燥化就是重新吸收水分,大便内水分被吸收后变硬,如过硬就会变成便秘而不通,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就要靠肝脏的疏泄的力量来达成的,所谓肝脏疏泄力量,就是胆汁促进肠蠕动的缓泻作用,临床上,如肝有病时,就要疏通大便,使大肠不致滞塞不通,肝郁自然可解除。相反的,大肠有病时,如痢症、秘结、便毒等症,都要以治肝为主,这就是平肝和血润肠,以助肝的疏泄功能,大便就不会郁结不通,所有的症状也就会自然消失,而恢复正常。
肝主胁肋
肝脏的经脉分布于胁肋及小腹之间,因此凡是肝脏经脉所过之处即胁肋,小腹间发生疼痛,皆表示肝有毛病,治疗时要以肝经为主。
六腑气化论逐渐发布,请耐心等待!
苹果手机长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