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钦伦秀我愿做幕后英雄,创造条件,让团 [复制链接]

1#

四一七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ON「

钦伦秀

我愿做幕后英雄,

创造条件,

让团队每个人尽情释放

」人物介绍

钦伦秀,医院院长助理,普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肝癌转移机理与防治创新团队带头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上海市医学领*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机器人外科常委等。

主要从事肝肿瘤外科临床工作,每年手术治疗肝胆肿瘤近例。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其防治。承担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肝癌项目子课题、国家“”专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SCI论文篇(包括CancerCell,Hepatology,NatMed,CancerRes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采访笔记

“我相信天道酬勤,劳而有获,我更相信,你对别人发自内心的真诚,会换来对方同样的厚待。”他实在太忙,留给我只有一个小时,但是,当他进入角色的时候,我从他细微表情里察觉不出敷衍和轻慢。

医院院长助理兼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钦伦秀教授。

最近的新闻,“近年,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专业组在钦伦秀主任的带领下,一直秉承“微创”(腹腔镜)和“巨创”(肝移植)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腹腔镜肝切除和肝脏移植的数量和成功率均居全国前列。此次上海市首例全腹腔镜下活体供肝切取的活体肝移植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腹腔镜肝脏外科及肝移植水平均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我见到他时,查房结束,他黑着脸站在走廊里,不怒自威,周围一圈学生,鸦雀无声。那位操作上有不符合规范的学生,被他当众责备,脸上有些泛白,额头上有微微细汗。“我做小医生时,也是这样过来的,临床上不可以有丝毫懈怠或者不经意,严谨和规范是年轻医师成长的基石,严厉批评才能铭记于心。”

谈话开始后的十分钟,他才慢慢进入语境,刚才那件事,还在他脑中盘旋,我说,大家有点怕你,可我知道,你看起来是块坚硬的铁,让人望而生畏,但内心是温暖的,和煦的,不然,你的团队不会在三年时间,就有这样的成就,这是一个学科带头人的底蕴和魅力。

“我的目标是,普外科五大亚专科将来在全国做到领先,现在有些方面已经做到了。”三年前,医院调到医院,他坦言,这两座山,文化风格迥异,他用了半年逐渐适应,“首先是分亚专科,肝胆、甲乳、胃肠、疝和腹壁外科、血管外科,科主任挂帅,而每个专科都逐渐涌现出杰出的青年骨干,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

他说,他的角色是幕后,平时也许是隐身的,关张赵马*,一旦五路诸侯有所需求,他会挺身而出,找资金,找支持,提建议,全力扶持,并无偏颇。“这三年,自己科室发掘了不少人才。”他最得意的是,刚来华山不久,一次手术结束,正在洗手,抬眼看到隔壁手术室显示器里,一位医生的腔镜手术出神入化。这是哪位?他问护士,你们科室的呀,他听罢大喜。在五大亚专科中,他选拔了多名骨干担任“主任助理”,重点培养。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同妻子逛商场超市了,连最后一次在影院看过的电影都在十几年前,疲惫是他的常态,但只要是醒着,总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了,想科室一些问题,错失的机会,又焦虑一夜。”性格使然,学生的论文总要在他手下压了良久,一个字一个标点做出恰如其分的修改,才能发出去。他说,汤院士当年就这样严谨认真地对待他的。

最轻松的时候是,外出开会期间,找个空隙,在林海,或在海边住一天,推窗望去,是风卷山谷,松涛阵阵,或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他关了手机,泡一壶茶,坐在窗前发呆,“其实,最幸福的是刚毕业,跟着老师,什么都不用担心,努力工作,老师会表扬你,高兴了还会带你喝顿酒。”

我知道,现在他身上的重负,幸福感未必很强,没人会动不动表扬他,没人会晚上拖着他去深夜食堂找酒喝。

这是个习惯打恶仗,与自己死磕的医者,他有他的使命,“带出团队,站上高峰。”这和单纯做外科医生是完全不同的成就感。

采访这天是7月5日,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则当年最引人注目的新闻,多莉羊诞生。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倏忽二十年,克隆已是旧名词,扑面而来又是一个巨大变革时代,二十年后,普外科会发生什么,他已经老去,而他培养的那些出类拔萃的医者,又在干什么呢?

1

从医是命运的礼物

说起当初学医这个选择,钦伦秀摇摇头,耐人寻味地笑了一下,“对当年来说,也许是偶然,但对于如今来说,却是命运恩赐的礼物。”

高考前的一次体育课上,一次意外受伤和一个看似年资较高医生的误诊,让钦伦秀彻底改变做一个核物理专家的梦想,决定要做个医生。“至少能救治自己,当时的想法并不崇高。”

年,钦伦秀从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年,他成为著名肝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的博士生。

“汤先生当时是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工作非常繁忙,我们所写的文章,他大多是在飞机上修改的,并且改得非常细致、认真,就连一个标点符号、文中引用的一个外国专家名字的错误,都不会漏过。他的严谨治学不仅仅表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在每一次重大学科方向的重大调整,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学术报告,他都会认真、严谨地全面查阅国内外最新发表的研究进展,在经过自己的深思加工。他的这种严谨学风,对我们影响至深。他鼓励、甚至‘威逼’我们这些学生有国际视野,在更高水平国际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当时直接发表英语论文的人并不多,钦伦秀自己说他的英文基础并不算好,但是正是汤院士的高标准要求,使他不得不“恶补”英文。他记得自己博士期间完成的第一篇中文论文交给汤老师后,老师修改后的评语为“论文有创意,也很完整,如果能写成英文就更好了”。“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要有国际视野,正是先生的严格要求,才有后来我本人在肿瘤外科临床和研究领域的进步,发表一系列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获得各种奖励。”基于这些成绩,年,年仅35岁时,钦伦秀破格晋升为正教授,并晋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成为当时复旦大学最年轻的外科教授。

“身为外科医生,刀开得好、漂亮,这确实很重要,那是根本,是“吃饭的工具-饭碗”;但作为肿瘤领域的外科医生来说,开刀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如何让肿瘤病人活得更长、更好,才是追求的目标。因此,要研究肿瘤的本质,为何手术切得“如此干净”还会转移复发?如何抗转移复发?”钦伦秀说。他在肝癌转移机制、分子预测和防治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

2科室掌舵人

年初,钦伦秀离开了他敬爱的老师汤钊猷先生,离开了工作学习20医院,到医院任外科主任。这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华山外科有一百多年历史(创立于年),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外科学)、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培养点、工程与重点建设学科(外科学)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普外)。有医务人员93名,其中终身教授1名、资深教授1名、教授(主任医师)2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3名,其中博导13名、硕导11名。开放床位张,年门诊量19万余人次,年急诊约1.1万,年住院患者1.2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1万余例。历任外科主任包括著名外科专家任延桂、*家驷、崔之义、陈化东、薛光华、吴树强、倪泉兴、陈宗祐等。接手这样一家“百年老店”,确实是一很大的挑战。

上任伊始,他用短短半年的时间做了三件事:1、重组外科亚专科,这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科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组形成了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及乳腺外科、血管外科以及疝与减重外科等五大亚专科。2、重建肝胆外科,内部挖潜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肝胆外科与肝移植团队。3、联合了肿瘤、医院,创建“复旦大学肿瘤转移研究所”,这是我国首个专门从事肿瘤转移复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研究所。将成为消化系(肝胆、胃肠)、乳腺和妇科肿瘤转移复发的治疗新策略的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成为学科腾飞的主要动力。三年多来,坚持“微创”与“巨创”双轮驱动、“技术”与“学术”两栖并重的发展理念,使华山外科面貌一新、充满生机活力。普外科五大板块在齐头并进,稳进中发展。

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就是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外科的理念和技术,是外科发展的趋势,给病人最小的创伤,给病人最大的获益。”以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微创外科技术是华山外科近年力推的重要发展方向,腹腔镜胃肠手术比例大幅提升(结直肠肿瘤腔镜手术比例接近90%,胃肿瘤腔镜手术比例也在50%以上)的同时,近年发展了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复杂疝修补术、腹腔下减重手术和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等,已成为学科特色。他说自己很欣慰,短时间之内,科室绝大多数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都熟练掌握了微创外科技术。部分医生的微创外科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拿他自己领衔的肝胆手术领域来说,除了复杂及难治性肝脏肿瘤、肝门区胆管癌、胆囊肿瘤、胆道结石等各种肝胆系统疾病的常规外科治疗以外,大力发展微创外科技术在肝胆肿瘤中的应用,“就算是开放式手术,肝胆在外科手术中风险也较高,而且血管、胆管的复杂性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但是再难,也要知难而进,这是未来的趋势。”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培养和建立一个肝胆微创外科团队,目前腹腔镜肝脏手术每年例左右,包括各种难度的肝肿瘤切除术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医院名列前茅。这例手术的含金量很高,包括各种部位的肝段及肝叶切除。并且在熟练腹腔镜肝切除用于肝移植,半年多时间完成10多例的腹腔镜下活体供肝获取术。“以前做肝移植都有一个大的创伤口,对捐献者和病人有很大的伤害。现在可以用微创技术,伤害大大减少。”我们还成功开展了机器人辅助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这是肝胆外科领域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开腹状态下也需要高超的技术。这是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造福于人民。我们在这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外科发展的另一个“引擎”是“巨创”,包括器官移植、进展期或复发肿瘤的联合脏器切除术、乳腺癌根治和一期再造等。这些都成为华山外科的特色,某些领域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钦伦秀更愿意看到的是,各个亚专科都强大了,整个普外科发展迅猛,超过了预期。“科室主任们和骨干都干劲十足,下面的医生都能感觉到。”

3人才是金子,要让他发光

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外科技术,还要有学术研究,这就是“技术”与“学术”两栖并重,这是华山外科的另一发展理念。钦伦秀高兴地说,经过近年的培养与挖掘,学科梯队逐渐形成。华山外科今年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有新的突破,刚成果拿到国家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肝癌课题一项、子课题1项,国家慢性病重点研发项目-慢性病子课题1项,总经费两千多万元。“重要的是这些都不是我牵头,都是我们更年轻的教授牵头。我非常高兴——团队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我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阶梯和桥梁,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

在人才培养上,钦伦秀格外重视。他表示,人才来自两方面,一是从内部挖掘与培养;二是引进。

“引进只能作为补充、补缺,光引进还不行,更重要的是从现有团队中挖掘有潜力的年轻人才,“重点施肥”,创造条件,让他们快速成长。但也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每个人,要量体裁衣,争取做到人尽其才——适合手术的就让他去开刀,适合搞科研的就去搞科研,两面都适合的就做梯队人才——他们缺少什么,哪里需要指点,都会毫无保留地支援他们,给予方向,让更多的人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钦伦秀对科室医生的提携是不遗余力的,一旦发掘一个,就如获至宝。比如前面提到的肝胆外科微创外科团队的陈进宏教授和贾户亮副教授,比如胃肠外科蒿汉坤副教授在全腔镜下胃镜根治手术与重建技术的系列创新(靠手术技术的改进都能在国外的杂志发表文章),已经成为这一代人中的翘楚。更发现了在腔镜甲状腺手术方面有天赋的、更为年轻的邵杰医生、培养了医疗技术与科学研究双栖发展的朱文伟医生,后者已经成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他们在全国会议展示他们在各种领域的精准手术视频,举座惊叹。“这就是金子,一定要让他们发光。”

钦伦秀认为,一位技艺高超的医生,别人诊断不出的问题,能诊断出来;别人不能做的手术,能做;别人能做的手术,做得更漂亮。但除此之外,还要有爱心,有了爱心,手术过程中才会迸发最大的力量——减少给病人的伤害,术后能顺利康复、效果更好。

在钦伦秀领导下,普外科连续两年获得“医院先进集体”、年复旦大学文明班组,刚刚肝胆外科专业组更是获得今年“复旦大学十佳服务品牌”。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学科团队。

不认识的人看着这张铁一样的脸,觉得他冷,熟悉了才知道,他是“坚硬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柔软的、滚烫的心”。

口述实录

晔您对团队的目标是什么呢?钦伦秀对团队和学科的目标就是尽快成为真正的一流学科,成为一流团队。现在我们整个学科能明显看到进步——但医院普外科综合实力还需要提升,每个学科都要有更明显的特色,各个专科除了带头人外,还要有一两个年轻的后起之秀,假如说10年之后我们离开了,他们就能超过我们。我还希望在医疗技术、数量,科研有好的成果,拿到成果奖项。我们今年科室建设不错,除了先进*员,还有先进班组,连续两年先进集体。我们年轻的医生也获得上海市和复旦大学的各种荣誉。晔您管着这么大一个科室,人才又多,是什么感受呢?钦伦秀我是幕后人,起协调作用。在团队成员沟通发生问题的时候,我出现,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出现——平时,我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只要大家想着往前走,有任何想法,我都不会干涉。我来医院的第一件事是和科室骨干谈话,作为亚学科的带头人,他们想做的事,只要有利于学科发展,医院,都会得到支持。医院到医院,这中间有适应期吗?医院和医院,这是两座高山,文化有很大的差异,适应期大概有半年。其实,只要和大家用心交流,不要处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适应起来会很快。不要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才能带着学科往前发展。而我不需要每一个人立刻信服我——只要是对学科有发展,他们的想法我就会理解、包容。我相信会赢得大多数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的。晔作为管理者,您认为需要怎样的素养?钦伦秀一个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其实要求很高的。既要有过硬的临床技术,这是基础,作为一个外科医生,拿不下复杂的手术,是没有话语权的——必须手术出色。还要有较好的学术思路与积累,否则如何才能带领这个学科前进呢?第三,能团结人、能发现人,有胸襟去培养人。第四,了解自己的科室,医院的定位,科室的优劣势,在学科发展大趋势上有准确判断,科室发展的动向及时调整——比如微创,这就是国际趋势,而逆势而行会毁掉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得有自己的技术特色、服务特色、学术研究成果,对科学的发展有贡献。作为学科带头人,自己要冲锋陷阵,有风险,不能往后躲,而是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不然凭什么做带头人?晔培养了这么多人,您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内心呢?钦伦秀不要把什么都看成自己的,而是把自己看成是学科的一份子,既然这几年有机会带团队,这是一种使命,把学科往前推,而不是说个人头上要戴多少光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团队强大才能真正做到学科的强大。其实,我有时候也会无助,看到很多机会抓不住,特别是一些荣誉、机会在面前溜过,但是火候还不到,不足以抓住这些机会。当然,不能拔苗助长,毕竟,我才来了三年多。晔和临床相比,科研成果、科室建设带给您的成就感是不是更强?钦伦秀这是另外一种满足感,没有可比性,和临床上的满足感不冲突。作为学科带头人看到科研成果真的很开心。我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既然赋予我使命,我一定做好。即使只做一个临床医生,我也会把临床工作做好。我是处女座,对自己非常严格——天性如此,而且我跟着汤院士20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任何事情只要答应了,就会尽%的能力完成。晔您现在还会有焦虑吗?钦伦秀会有的,有时候睡到半年两三点突然醒了——总想着怎样更快让团队脱颖而出,打造一个更强的科室。一想到要错失的机会,会很焦虑、惋惜,也只能自我化解,用手头上的工作来化解焦虑。操心的事情很多,比如辛辛苦苦让学生做了很长时间的东西,没有成果,学生的文章准备了半年,发表不了,这些都比较操心。晔从医30年,什么是没有改变的?钦伦秀做事认真是不会改变的,做医生要有使命感,千万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病人是以性命相托。手术台上如果医生不认真,手术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心想病人反正又不知道,这样的人大可不用做医生。晔这么多年,您的性格有改变吗?钦伦秀略有改变,性格变得缓和一些了,原来还要刚烈,不懂得弯曲,看到什么不对的立马反驳,别人会很受不了。随着年龄的在增长,遇到挫折就会变得稍微柔软一些,但骨子里没有变。我不太善于交往,也不会说什么好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我做不出来。晔您自己做了那么多年手术,如果遇到风险,您会为病人冒险吗?钦伦秀会的!遇到风险很大的手术,这时候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亲人会怎么做?在获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后,这种风险是值得冒的,往前一步可能病人就得救了,否则,可能病人就错过治疗时间,再也没有手术机会了。晔您如何看待医患双方的沟通?钦伦秀这是技能也是艺术,在应试教育下是没有太多培养的。学校里没有教学生如何跟病人沟通。包括我们这一代人,人文教育是不够的。这么多年从医经历,我发现,一个合格的医生一定要自己主动,有些病人对医生的感觉好,是因为医生会说话,同样一番话,有的医生说完让病人心服口服、温暖如春,有的医生说完病人满腹狐疑。通常,我是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分析病情,现在诊断是什么,到了哪一步,接下来建议应该如何治疗,如果病人不接受建议,还有哪些治疗方案,风险是什么,都解释清楚了,和病人一起做选择。但是很多医生习惯家长式,直接把结果给病人,觉得病人什么都不懂,也没必要讲。当然,有些病人可能受教育程度不高,确实不懂,让医生决定就好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适合共同做出选择。沟通艺术很重要,现在医学院开始开设这门课,不过还只是选修课。晔单从作为一个外科医生的角度,您觉得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钦伦秀需要爱心。可能听起来很虚,但事实就是这样,爱心这两个字是医生必备的。当然,作为医生不可能完全和病人一样的感受,但如果医生有爱心,会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诊断疾病,用最真诚的想法选择治疗方案。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外科医生,就建议病人做手术。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想,手术毕竟会有损伤,不能炫技。还有就是人文关怀,有时候医生多说几句话,多去看病人一次,就能给病人和家属很大的安慰。当然,过硬的技术是基础。晔您自己的手术风格是什么样子的?钦伦秀精细、安全。速度不算快,但也不慢。有点像开车,我不喜欢飙车,但是在限制的速度内,会全速前进,保证安全第一,往前走,这种感觉很好。晔除了医学,您有什么爱好吗?钦伦秀不多,音乐绘画都不行。书还在看的,除了医学文献,我喜欢看小说,看舒缓一点、风光优美和有故事的电影,不喜欢快节奏和嘈杂的东西。晔一路走来您觉得顺利吗,哪段时间感觉最幸福?钦伦秀总的来说还是顺的,但是人生哪有一帆风顺。随着压力越大,幸福感越来越小。幸福感最强的时候是刚毕业,跟着老师学东西,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认真学,把病例写得很用心,老师还会表扬,高兴了带着一起去喝场酒。现在没有人会表扬你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晔这么多年来,有您深信不疑的东西有吗?钦伦秀第一,我深信只要付出了肯定会有回报;第二,以心可以换心,只要我真诚待你,你肯定可以感觉到。晔您认为医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钦伦秀治病救人。但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也不是上帝。晔如果可以再来一次选择,您还会做医生吗?钦伦秀我会的。但是我儿子不愿意,他觉得做医生太辛苦了,付出太多,没有足够的回报。其实,他是看不到我的收获——我得到更多的是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可能他会看到给家里带来多少收益,能陪他和妈妈多少时间。说到这里,我很久没有陪太太逛过商场了,也很多年没看过一场电影。可能她也会有埋怨,但是内心还是理解我的。

采访/晔问编辑/王玉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