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D1单药抗癌无效加SBRT放疗显神效 [复制链接]

1#

基石药业合作伙伴Agios是美国知名的癌症生物制药公司,是研究细胞代谢治疗癌症和罕见遗传病领域的领导者。近日,Agios公司在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癌研讨会(ASCOGI)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药Tibsovo(ivosidenib)治疗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全球3期ClarIDHy试验最终数据的全面分析,包括成熟的总生存期(OS)结果。

三连一下,腊八遇上大寒,我遇见你。

该研究在先前接受过的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中开展。最终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Tibsovo治疗组患者在次要终点OS方面表现出改善,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为:Tibsovo治疗组患者中位OS为10.3个月,安慰剂组患者中位OS为7.5个月(HR=0.79;95%CI:0.56-1.12;单侧p=0.)。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方案规定,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在疾病进展时可以转向Tibsovo治疗,事实上,在安慰剂组中有高比例的患者(70.5%)转向了Tibsovo治疗。根据保秩结构失效时间(RPSFT)模型,预先指定的交叉调整分析结果显示,安慰剂组患者的中位OS为5.1个月(HR=0.49,95%CI0.34–0.70,单侧p0.)。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与先前公布的数据一致。

Tibsovo是一款同类首创的、具有选择性的、针对IDH1基因突变癌症的强效口服靶向抑制剂。IDH1是一种代谢酶,其基因突变存在于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胆管癌和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多种肿瘤。

年6月底,基石药业与Agios签署独家合作与授权协议,获得了Tibsovo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权利。基石药业将负责Tibsovo在大中华区针对血液肿瘤和实体瘤适应症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

监管方面,Tibsovo于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经一款检测方法(雅培RealTimeIDH1伴随诊断试剂盒)证实存在IDH1突变的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成人患者。此次批准,使Tibsovo成为首个获得FDA批准治疗IDH1突变R/RAML的药物。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ClarIDHy试验是一项全球性、随机3期试验,入组的是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是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胆管癌患者,这些患者先前在接受过一种或两种系统疗法后出现疾病进展。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Tibsovo(mg,每日一次)或安慰剂治疗。安慰剂组患者在记录到影像学进展时允许交叉使用Tibsovo治疗。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通过独立放射学评估确定的无进展生存率(PFS)。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PFS、安全性和耐受性、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缓解持续时间(DOR)、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生活质量评估。

截至年5月31日,共有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其中名患者在Tibsovo组,61名患者在安慰剂组。43例随机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70.5%)在影像学疾病进展和揭盲后交叉使用开放标签Tibsovo治疗。

之前公布的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组,Tibsovo组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中位PFS:2.7个月vs1.4个月;HR=0.37;95%CI:0.25-0.54;p<0.)。Tibsovo治疗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估计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2%和22%,而安慰剂组没有患者在6个月后疾病没有进展或死亡。

根据该研究数据,Agios公司已计划在年第一季度提交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将Tibsovo用于先前接受过治疗的IDH1突变型胆管癌患者。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PD-L1表达阴性、微卫星稳定(MSS)、肿瘤突变负荷(TMB)低、肿瘤没有淋巴细胞浸润(属于所谓的冷肿瘤)……这一长串的特点,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病人大概率对PD-1抗体单药免疫治疗是无效的。那怎么办?难道就彻底与免疫治疗无缘了么!非也,众多研究提示:立体定向放疗(SBRT)可以起到增敏的作用,可以让原本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病人,对免疫治疗重新起效,甚至起神效。今天,青锋医生给大家举3个栗子。栗子1:一个52岁的阿姨,有27年乙肝病史,确诊了肝内胆管癌,右肝是原发灶,同时有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提示:PD-L1阴性、TMB只有1.2,微卫星稳定。下图是确诊时候的PET-CT图像,到处都是高摄取的肿瘤病灶。主管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右肝原发灶给予立体定向放疗,每次11Gy,连续做5次;然后接受PD-1抗体O药规律治疗。随后定期复查,肿瘤逐步缩小,不仅是做过放疗的右肝原发灶逐步缩小,没有接受放疗的转移淋巴结也逐步缩小,肿瘤负荷缩小的幅度超过了40%,疗效持续时间超过1年多。后续,肿瘤略有反弹后,加上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疾病一直稳定,截止到目前,病人依然带瘤生存。下图是接受治疗半年后,复查PET-CT的图像,原来高摄取的肿瘤病灶,基本接近完全消失。

栗子2:一名59岁的中老年男性,乙肝病毒感染超过30年,确诊肝内胆管癌后,基因检测发现HER2扩增,同时TMB很低(3.8)、PD-L1阴性、微卫星稳定。这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拉帕提尼靶向治疗后,疾病出现复发转移,主管医生给予立体定向放疗(每次13Gy,一共做4次)+PD-1抗体K药治疗,复发转移病灶明显缩小,疗效一直维持。下图展示了这位病友在治疗前后,从年1月到年9月拍摄的5次腹部核磁共振的图像,病灶都已经用箭头和白色的圆圈圈出来,可以明显看到随着时间流逝,病人的病灶不断减少和缩小,部分病灶基本失去活性。

栗子3:一名51岁的中年男性,乙肝感染10余年,确诊肝内胆管癌。基因检测发现TMB很低(0.98)、PD-L1阴性、微卫星稳定主管医生给予立体定向放疗(每次13Gy,一共做4次)+PD-1抗体K药治疗,疗效维持了近一年。肿瘤略有反弹后,接受了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疾病进一步缩小,复查PET提示:肿瘤的代谢活性已经完全消失。此后,患者一直“无瘤”生存,目前依然健在。下图显示这位病人在年元旦和年元旦两次复查PET-CT的图像,在年元旦查的PET-CT里多处肿瘤病灶已经用蓝圈圈出来;这些蓝圈里的病灶,在年复查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活性。

更多抗癌资讯、更多抗癌良方,欢迎咨询青锋医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