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ERCP是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内镜技术,医生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最初被用于胰胆管系统疾病诊断。
近十余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RCP结合MRI已逐步取代ERCP成为胰胆管系统疾病诊断措施的首选,MRCP诊断胰胆管系统疾病具有无创、无X线照射、不需造影剂、可多方位旋转、多角度观察的优点,使胰、胆管有优良的对比度,可突出胰胆管影像,是观察胰胆管结构的良好方法。目前,MRCP已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而ERCP逐渐转向至胰胆管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如今经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鼻胰/胆管引流术和内镜下支架植入术等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
ERCP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梗阻性*疸。2、怀疑为胰、胆及壶腹部恶性肿瘤者。3、疑为胆源性胰腺炎。4、病因不明的复发性胰腺炎。5、胰胆系先天性异常,如胆总管囊肿、胰腺分裂症、胆胰管汇合异常者。6、胆囊切除术后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者。7、胆道感染并胆管阻塞需行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减*者。8、胆管或胰腺疾病需行内镜下治疗者。9、不明原因上腹痛需除外胆管及胰腺疾病者。10、疑为肝胰壶腹括约肌及胆管功能障碍需测压者。11、疑为胆道出血者。12、胰腺外伤后胰管破裂及胰漏者。13、胆道手术后怀疑有误伤及胆漏者。14、某些肝脏疾病及肝移植后需了解胆管情况者。禁忌症1、有上消化道狭窄、梗阻,估计内镜不可能抵达十二指肠降段者。2、严重心、肺、肾、肝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者。3、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者。4、其他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者。
ERCP优势: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RC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一般住院2-3天就可以出院。此外针对某些疾病,具有其独特优势如1.胆总管末端小结石:胆总管末端小结石嵌入壶腹部,临床症状明显,但超声、CT及MRCP等均不易发现。实践证明ERCP发现末端结石有明显优势,肝内外胆管扩张或不扩张。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值得临床推广;2.胆管癌:ERCP在诊断早期胆管癌方面明显优于B超及CT检查,结合十二指肠镜下胆管腔内超声(IDUS)检查及胆道组织活检,其诊断符合率较高,并能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全貌,对治疗及手术方案选择有重要价值;3.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无论有无胆囊切除术史,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均可影响胆道和胰腺。对任何有胆型疼痛反复发作或/和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均应进行有关胆胰形态学和功能的检查,ERCPOddi括约肌测压术是评价SOD的“金标准”;4.胰腺分裂症:胰腺分裂症是胰腺先天性发育异常,为腹侧和背侧胰管未融合,分别引流胰液,大部分胰液通过一个很小的副乳头排泄,引起排泄不畅、阻塞,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ERCP显示腹侧胰管长度与背侧胰营长度,相比明显短小,是诊断胰腺分裂症的唯一方法;5.乳头壶腹病变:ERCP也是确诊乳头壶腹癌首选方法,可进行活检及内镜直视下刷取细胞或乳头局部切除取得病理证实。
任何手术都有并发症,ERCP手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的急性胰腺炎。大部分急性胰腺炎都是轻型胰腺炎,一般住院3-5天能够恢复。极少数是重症胰腺炎,发生率非常小。还有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出血或者穿孔等,发生率更低。随着内镜手术器械的发展和做ERCP手术医生技术的不断提高,ERCP手术后的并发症现在越来越少,非常微创且安全,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消化科也针对此类疾病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住院,尽早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及是否有ERCP指征,从而尽快解除患者病痛。
联系人及王青刘小涛
(消化内科)
责任编辑:凌金梅
医院
lfsrmyygzh
长按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