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FI技师及医师常考点 [复制链接]

1#

胆道系统

肝外胆管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组成。

肝总管:长3~4cm,直径0.4~0.6cm

[胆总管长4-8cm,直径.6~0.8cm,胆总管依行程可分为四段: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肠壁内段。

现代高频探头扫查可显示胆囊壁自外向内强-弱-强三层回声带。中间的细弱回声带较窄,代表肌层。超声测量长径一般不超过9cm,前后径多不超过3cm。

超声测量肝外胆管上段内径,正常成人≤6mm。

胆囊结石声像图特征典型表现:1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2伴有声影;3改变体位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

肝外胆管结石声像图表现:1胆管扩张,胆管壁显示增厚,回声较强;2胆管腔内有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3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分界清楚;在强回声团后方出现声影,这是诊断结石的重要特征;胸膝位或是脂餐后结石强回声团发生位置变动。

肝内胆管结石声像图表现:1在肝内出现强回声团;2在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3结石强回声团具有沿左右肝管走向分布的特点;4结石阻塞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扩张;5肝内合并胆汁淤积或炎症感染时,肝实质回声粗大不均,或可见多发脓肿;肝外胆管可轻度扩张。

形成化脓性胆囊炎后声像图特征较明显,主要有:1胆囊肿大,轮廓线模糊,外壁线不规则;2胆囊壁弥漫增厚,呈强回声带,形成胆囊壁的”双边影”表现·;3胆囊内充盈着稀疏或密集的细小或粗大回声斑点,无声影,不形成沉积带,为胆意蓄脓的表现;4多伴有胆囊结石;5急性胆囊炎发生穿孔时,可显示胆囊壁的局部膨出或缺损;6胆囊收缩功能差或丧失;7探头通过胆囊体表区域时有明显的触痛反应。

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第一阶段是胆囊炎的初期。第二阶段胆囊表现肿大,囊壁增厚。第三阶段的表现差异较大。增殖型的胆囊壁显著增厚,超过1.5cm,黏膜腔显著缩小,黏膜表面较完整。萎缩型的显示胆囊缩小,囊腔变窄,其内可充满结石而表现为”WES征”。

胆囊癌声像图小结节型:病灶一般较小,为1.0~2.5cm。团块自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好发于胆囊颈部。

胆囊癌声像图簟伞型:呈弱回声或中等回声,常见多发,可连成一片。单发病灶以乳头状为基本图像。

胆囊癌声像图实块型:胆囊壁和胆囊肿瘤内检测到高速动脉样血流信号,是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肝外胆管癌声像图表现直接征象:①扩张的胆管远端显示出软组织肿块,多为乳头状或结节状;②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截断或是狭窄闭塞,但是见不到有明显的团块,多为浸润状,强回声向外扩展,边界不清楚。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声像图改变:形态大小一般正常,囊壁可轻度增厚。息肉常见多发,体积较小,小的仅呈现为强回声点,大的通常超过1cm。一般无声影。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胆固醇样息肉最常见,其声像图特征是:1呈球形、桑葚状或乳头状,有蒂或基底较窄;2体积小,通常均小于10mm;3多为强回声表现,无声影。

胆囊腺瘤有恶变倾向,声像图特征是:①呈乳头状或圆形结节,基底较宽;②好发于颈部、底部;③多数不超过15mm;④为强回声或是中等回声或是弱回声。

胆囊蛔虫呈双线状强回声,但多为弧形或卷曲状。活虫体可见蠕动。

肝内胆管扩张超声表现:内径一般小于2mm,大于3mm则提示扩张。小”平行管征”是肝内肝管轻度至中度扩张的特征。重度扩张时,胆管极度扩张呈树权状或者”海星状”、”丛状”向肝门部汇集。

超声在肝外胆管上段测量内径,大于6mm则提示扩张,其中7~10mm为轻度扩张,大于10mm为显著扩张。

胆总管显示扩张是下端梗阻的可靠佐证。

胆囊与胆总管处于矛盾的张力状态,提示胆囊颈部阻塞或胆囊本身存在病变。

了解更多超声知识,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