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娘胎里便查出患有比胃大10倍的胆总管囊肿,且挤压多个重要器官,随时可能破裂,母亲辗转多地求医,最终,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张文教授联合产前诊断中心及产科成功帮助仅出生6天的小婴儿“拆弹”。如今,宝宝恢复良好,正常吃奶,将继续行后续康复治疗。
宝宝术前腹部鼓包
吴小英(化名)家住武汉周边,孕20周做四维检查时,意外发现胎儿胆管处有水泡,焦急的她四处求医,希望能找到解决方法。随着胎龄增长,吴小英做了B超、羊水穿刺等检查,最终“水泡”确定为胆总管囊肿,从影像结果看,囊肿已经占据胎儿大半个腹腔。医生告知情况不妙,囊肿太大,随时会破裂,生下来后虽然可以手术,但难度很大,建议选择引产。吴小英说,虽然医生表示选择权在她自己,但这番话给她带来不小打击。“哪有妈妈愿意放弃自己的宝宝,更何况我可以感受到胎动。”吴小英表示,虽然做好了引产的准备,但哪怕有一丝希望她也不放弃。
影像检查中显示的囊肿
孕8月时,吴小英经多方打听,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张文教授,并向他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张文教授听后对我说‘你要是真的想放弃早就放弃了,哪有这么大的月份引产的,更何况还能手术。’他的话顿时给我安了颗定心丸。”吴小英说,张文教授懂孕妈们的心理,也是真的爱孩子们。
医院住院后,张文立即联合产前诊断中心做了方案,密切监测这个巨大的“炸弹”。5月8日,吴小英足月剖宫产生下了3.73千克的女宝宝,宝宝出生后第一时间接受B超检查,发现囊肿未破裂,但囊肿内液体体积约为毫升。张文介绍,新生儿的胃正常容量为20毫升左右,这个囊肿几乎有胃的10倍大小,充满胆汁。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黄疸。只能尽早手术以减轻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所导致的胆汁性肝硬化,而肿囊一旦破裂,则会引起急性胆汁性腹膜炎,导致患儿高热、腹胀甚至休克。在囊肿破裂前要小心切完整地将其切除,并修复好被囊肿挤压而畸形的其他器官。为了宝宝能更好地扛住手术,张文决定先喂养几天,等黄疸控制住后再做手术。可巨大的囊肿压迫着宝宝的胃,正常新生儿一次可以吃30毫升奶,宝宝一次只能硬塞15毫升左右,“仅有的15毫升也是喂完就吐,每天吃不了多少。”吴小英说,宝宝每天还是靠营养针维持,与其这样,不如早点手术让宝宝能正常生活。张文经过评估,于5月13日为宝宝做了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张文团队先小心翼翼地将囊肿切除,再进行胆道重建,以通畅引流。术后,宝宝恢复良好,经观察后终于在20日当天正常喝奶。
张文表示,胆总管囊肿虽然并不罕见,但其并发症会引起严重后果。目前,不论是从产前诊断还是产后治疗,都有十分成熟的技术。家长应该至少3~5年为孩子查一次B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记者:夏天通讯员:丁燕飞刘阿龙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