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分享肝淋巴瘤 [复制链接]

1#

病史

70岁,男性,体检发现肝内团块

超声

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无明显包膜

CEUS

动脉期快速高增强,可见分支状粗大血供;门脉期消退迅速,呈低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

穿刺活检

病理

原发性肝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是指病变起源于肝脏内淋巴组织及残留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且病灶仅局限在肝脏内,没有其他部位浸润,无远处淋巴结肿大,无外周血淋巴浸润,病理分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为主,约占肝脏所有淋巴瘤的90%以上,比较少见的为T细胞型淋巴瘤,仅占5%~10%。

临床表现

PHL可见于任何年龄,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可无症状,也可出现消化道、淋巴瘤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疸、肝脏肿大。

超声表现

?表现出低回声、高回声或高低混合回声,且病灶小时表现为均匀低回声,易于原发性肝癌混淆,原发性肝癌易测定高速高阻动脉血流,较原发性肝淋巴瘤不易测定有明显差异。

?当超声声像图病灶形态不规则且边界欠清时,易误诊为胆管细胞癌,但胆管细胞癌表现为等回声或稍低回声病灶,且病灶内部及周边易发现小胆管扩张或结石。

超声造影

?原发性肝淋巴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

?造影状态下可见多条网状血供

肝淋巴瘤MRI表现

?DW1为稍高信号,T1W1为低、等信号,T2W1信号种类较为复杂,存在等信号、等低信号以及中等信号等,偶尔存在低信号包膜。

?通常情况下,病灶信号的均匀程度和肿瘤出血、坏死以及纤维化程度有关,但是相当多的病灶信号表现均匀。

?病灶动态增强表现为进行性轻度、中度延迟性强化,经增强后主要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表现为轻度以及中度均匀强化,部分患者呈边缘强化。

鉴别诊断

肝脓肿MRI表现

?T1wI显示为低信号、不均匀;

?急性期周围常有晕环水肿带包绕,吸收期病灶周边脓壁形成,见完整的壁包绕;

?T2WI为高信号,多房时可见低信号的间隔,高信号脓腔中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区;

?动态增强后脓壁呈花环状;

?肝脓肿早期在脓壁尚未完全形成时,不易与淋巴瘤区分,可通过诊断抗感染治疗复查或穿刺活检来进行鉴别。

肝转移瘤MRI表现

?患者常有原发肿瘤病史;

?病灶常常为多发,大小不一,分布散在,有时病灶可以观察到“靶征”或“牛眼征”;

?增强后转移性肝癌也可以表现为边缘强化,周围水肿带无强化,与肝淋巴瘤有重叠表现,鉴别有一定难度;

?结合病史及相关检验结果,淋巴瘤与肝转移瘤亦可明确鉴别。

肝癌MRI表现

?HCC大多数血供丰富;

?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信号较淋巴瘤稍低;

?病变增强早期有明显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呈低信号,病变呈明显的“快进快出”表现;

?典型病灶可见延迟完整或部分假包膜强化;

?部分肝癌为乏血供病变,动脉期病变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扫描病变呈低信号改变;

?HCC通常伴有门静脉侵犯,肝淋巴瘤通常不累及门静脉。肝原发性淋巴瘤无明显强化或仅为轻度较均匀强化,无包膜,与乏血供肝癌鉴别困难,在鉴别时需注意区分。

肝淋巴瘤CT表现

?肝内低密度实性肿块

?边界欠清,密度较均匀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

?门脉期病灶边界更加清晰

?实质期可见周边轻度强化或伴分隔样轻度强化

?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

总结

?原发性肝淋巴瘤十分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图像表现多样,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仅依靠超声难以确诊。临床诊断中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行超声下穿刺活检,以最大限度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临床疾病的误诊现象;

?边界较清楚,形态规则,呈低回声,较均匀一致,无包膜;无“牛眼征”,不呈高回声,无液化暗区。

编辑胡子星责任编辑卢漫

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