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汁淤积会造成肝硬化聊聊原发性胆汁 [复制链接]

1#

50多岁的王女士几年前B超提示胆汁淤积,胆管并没有发现明显堵塞,抽血化验均正常,也没有其它不舒服的地方,加上工作忙碌也没有重视。过了一段时间后王女士开始出现乏力、皮肤瘙痒表现,生化检查发现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进一步的血液中免疫学指标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也明显增高,最后王女士被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王女士非常不解和紧张,“不就是胆汁淤积么?怎么就变成肝硬化了”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种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因为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并没有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包括王女士在内),因此为了避免病名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现在下文中将其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BiliaryCholangitis,也称PBC)。

1.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有哪些特征?

首先,PBC是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一种类型,还有很多其它原因会引起胆汁淤积,例如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而PBC发病率偏低,因此临床上发现胆汁淤积时应与其它疾病相鉴别。

其次PBC是个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T淋巴细胞介导攻击肝小叶内胆管上皮细胞,造成导致胆管逐渐破坏,进而引起胆汁淤积,如果持续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因其与自身免疫相关,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表现。

PBC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早期大部分患者无症状,随后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表现为乏力、瘙痒等症状,文献报道如果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平均生存时间为5到8年。化验检查上可出现碱性磷酸酶(ALP)、转氨酶、转肽酶(GGP)、胆红素升高、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antibody,AMA)阳性,如果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可出现腹水、食道静脉曲张、脾亢等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这会在10%-20%的有症状患者中发生。

王女士血液中的AMA-M2抗体呈阳性

临床中很多PBC患者都是因为查体发现ALP升高才被发现,对于这些女性患者如果影像学没有发现胆道梗阻,同时伴有瘙痒、乏力的症状,应该考虑有PBC诊断的可能,可进一步检查血液中AMA-M2是否是阳性来辅助诊断。

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有哪些危害?

首先PBC造成的胆汁淤积会造成胆汁酸在皮肤蓄积造成皮肤瘙痒。

其次,PBC患者因为胆汁淤积对骨代谢造成影响,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障碍,具有发生代谢性骨病的风险,包括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因此诊断PBC的患者应该定期监测骨密度,补充钙及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PBC患者多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这些患者同时也应该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PBC最严重的危害就是会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癌,因此这些患者应该定期评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有无食道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等,筛查肝脏B超和肿瘤标记物AFP警惕肝癌的发生。

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如何治疗?

对于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PBC患者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肝移植是治疗这类终末期PBC唯一有效的方式,因此控制PBC发展的最有效措施是早发现和早诊治。

目前熊去氧胆酸(UDCA)是唯一被国际指南推荐用于治疗PBC的药物,它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早期应用可改善PBC患者的疾病进展。

无论是对于肝病患者还是对于正常人来说,积极向上的心情对人身体健康的好处很大,愉快的心情还能使病情得到控制与好转。

肝硬化这个词儿确实有点扎眼,但在我们为王女士详细解释了PBC的来龙去脉后,王女士心理负担减轻了不少,也对治疗充满了信心,她开始口服吃上熊去氧胆酸,并定期随访复查,从PrimaryBiliaryCirrhosis变成了ProblemBeCured(问题解决了)。

相信早诊断,早治疗也必定会为她带来好的结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