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创造奇迹
任
18年前
18年前丨肝移植创造生命奇迹
18年前,腾先生53岁,是位肝癌患者,也是丈夫、父亲、单位骨干,更是家庭支柱。
当时,医院沈中阳教授创立肝移植科4年,中国的肝病患者也刚刚知道,在肝病治疗山穷水尽的时候还有肝移植这条路可选。但是,作为一项新的手术技术,病人选择移植也意味着要承担不确定的风险。
经过反复的讨论病情,权衡,思量,腾先生决定,施行肝移植手术治疗。
手术很成功,腾先生顺利出院,术后肿瘤没有复发,肝功能正常。腾先生选择相信医生,而医生用这份信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8年后
01丨医生抓住了癌变信号
18年后的年,腾先生已步入古稀之年,疫情刚刚缓解的4月,因为突发腹痛,寒战,高热伴皮肤巩膜*染入住我院肝胆外科,诊断结果是“肝胆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史瑞副主任医师进行ERCP治疗取石,其后顺利出院。
9月份,腾先生再次出现*疸住院,ERCP造影显示已无结石残留,史瑞副主任医师放置ENBD引流管的同时刷取了胆道细胞,病理结果发现了隐蔽的肿瘤细胞,而此时的腹部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占位改变,医生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抓住了正在悄然发生着的癌变,患者被确诊为“胆总管下段恶性肿瘤”。
02丨高难度手术考验着医生的功底
这一次腾先生确诊为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需要进行的手术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普通外科最复杂、并发症多,难度大的手术之一,术中操作需要“四切三吻”,既要切除胆囊、大部分胃组织、胰头和十二指肠,又要进行胆肠,胰肠和胃肠吻合重建。而且患者既往行肝移植手术腹腔内粘连严重,肝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后吻合口漏,继发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可以说这次手术比上次肝移植的风险还要大,选择还要困难。
文献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腾先生这种情况,肝移植后长期生存5年以上新发恶性肿瘤,又能成功地进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报道,全世界仅美医院1例,如果腾先生的手术能够成功,他将成为全世界第二例治疗成功的病人。
比18年前,更难的选择再次放在腾先生及家人面前。
03丨多位专家病例讨论
同样感到困难的还有为腾先生治疗的医护团队,考虑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既往肝移植手术史,病情复杂,普通外科兼肝胆外科科主任张雅敏组织多次病例讨论,我院沈中阳院长、郑虹副院长、18年前为该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的邓永林主任等参加讨论,并取得了一致性的结论:为使患者的生存得到最大程度延长,实施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依旧是最佳选择。
经过考虑,腾先生再次选择了信任医生,配合开展手术。
04丨成功手术再创生命奇迹
张雅敏主任团队在联合多学科会诊、认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充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并制定详细的手术预案后,于年10月16日为患者实施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过6小时的奋战,完成了癌变部分的精准切断和消化道的精密重建,手术十分成功,整个复杂的手术过程中,几乎没有出血,患者顺利返回监护病房。
术后,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腾先生无任何并发症,并于年11月9日再次顺利出院。
图
患者出院时与张雅敏主任(左二)及其团队合影
腾先生在我院两次手术成功,与他选择信任专业建议,信任医生密切相关,这份信任横跨18年,见证了医生团队经验与力量的成长,给了他们与患者共同战胜病魔的决心与本领,“身在杏林,以证其道。”使命感与患者的信任坚定了医务工作者践行志向的勇气,因为“信任”,医患彼此成就。
因为信任,彼此成就
责编丨魏国新
编辑丨孙颖
供稿丨普通外科白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