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完全好转靶向化疗均失败,帕博利珠单抗 [复制链接]

1#

前言

混合型肝细胞性胆管癌(CH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肝癌,预后比肝细胞癌(HCC)差。此前,已有研究证实免疫抑制剂对肝癌治疗有效,但其对CHC的影响尚不清楚。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例巨大型CHC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后复发,经一线索拉非尼和二线GC化疗失败后,接受三线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完全缓解。

患者就诊过程及整体情况

基本情况:

患者,女,53岁,无相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辅助检查:

放射学检查:有明显的肝脏肿瘤,最初的放射学检查没有肝外肿瘤的迹象。

肿瘤标志物:AFP为μg/L(参考值10μg/L)和CA19-9为48kU/L(参考值30kU/L)。对原发性肿瘤进行MSI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为阴性,说明MMR蛋白表达正常,故为非MSI型肿瘤。

临床诊断:

晚期低分化CHC肺转移,伴血管侵犯,原发肿瘤和转移灶PD-L1检测均为阴性,MSI免疫组化显示为MSS型肿瘤。

患者就诊过程及整体情况

1、手术切除

年2月,对左叶和V、VII段进行了根治性扩大切除。切除肿瘤包括一个最大直径为27cm的大病灶和两个直径分别为25mm和30mm的卫星病灶。切除面无肿瘤残留,组织学显示出低分化的CHC,伴有血管侵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但术后6个月复查CT,发现肺转移瘤6例,最大结节直径11mm。肺活检证实转移性低分化CHC,对原发性肿瘤和肺转移瘤进行PD-L1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一线治疗:索拉非尼不耐受

年11月开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每次mg,每日2次),但因为血管水肿,因此在1周后停用。

3、二线治疗:GC化疗方案疾病进展

年1月开始,接受GC方案。然而,在治疗期间,AFP从μg/L增加到μg/L,因此在治疗两个周期后停止。

4、三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达CR

年3月,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mg/kg,每3周一次)治疗。3个月后首次CT反应评估显示,肺转移瘤由6例减至3例,最大直径由11例减至8mm,AFP水平在2个月内从下降到52μg/L,在帕博利珠单抗使用4个月后恢复正常(10μg/L)。帕博利珠单抗治疗6个月,CT显示肺转移灶缩小,AFP稳定在5μg/L。治疗9个月后,肺转移灶完全缓解。截至年1月,即帕博利珠单抗治疗33个月后,患者情况良好,AFP保持正常,肝酶都在参考范围内。从年9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30个月)起,胸部和腹部CT没有显示恶性肿瘤复发的迹象。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了包括腹泻和肝炎在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AEs)。经泼尼松龙和霉酚酸酯治疗后缓解。

总结

CHC的预后一般比胆管细胞癌好,但比肝细胞癌差。CHC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和18%。该患者肿瘤直径大、高AFP和CA19-9以及血管侵犯都是不良预后的标志。但之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使患者完全缓解,至今已维持了33个月。

我们知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T细胞检查点受体(如PD-1)发挥作用,从而增强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而DNA错配修复缺陷(MSI)的肿瘤可能导致成千上万个体细胞突变的积累,这种高突变负荷使得这种肿瘤具有免疫原性,因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敏感。但有趣的是,该患者无微卫星不稳定性,仍然可对帕博利珠单抗产生显著的反应,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CheckpointInhibitionCausingCompleteRemissionofMetastaticCombined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afterHepaticResection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国际肝胆资讯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国际肝胆资讯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文章转载、媒体合作请联系小编:guojigandanzixu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