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指胆管上皮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肿瘤。胆管癌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本文就照“肝内胆管癌”病例治疗方案分享PD1+仑伐替尼获益情况,供各位读者参考。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类型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侵袭性强,易转移,极大一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不可切除的晚期阶段。而放化疗等这些传统治疗方式疗效有限,总体来说,ICC患者预后较差。
正因为预后差,治疗方法有限,再加上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又被推向浪潮。因此免疫系统性治疗方法为ICC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这一新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明显获益,也为免疫+靶向治疗胆管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案例分析
患者王女士,63岁。既往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规律使用胰岛素与降糖药物。血糖在可控指数内,无其他病史。
年8月因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门静脉右支充盈缺损,行肝穿刺活检提示胆管癌。
医生给予治疗建议为介入栓塞+靶向+放疗,最终经过医生与患者家属协商后确定治疗方案为靶向治疗。年10月25日,患者接受口服仑伐替尼治疗,由于价格较贵,王女士家属辗转找到一家海外医疗公司,购买了孟加拉生产的正规仑伐替尼仿制药开始服用。
为了能够得到更精准的医疗方案,年12月王女士与儿女医院求医。进行血常规、生化、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年12月23日,肝脾MR检查结果显示出:肝硬化、脾大、腹水,伴侧支循环开放;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9.7×6.0cm,考虑恶性伴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胆囊壁水肿,胆囊结石;腹腔内及腹膜后淋巴结显示,部分肿大,考虑转移所致。
另胸部CT平扫显示:右肺中叶、左肺舌叶及双肺下叶散在炎变;双肺下叶结节,不除外转移瘤;胸5椎体变扁。
最终诊断结果显示出:1.肝内胆管细胞癌,肺转移,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2.肝炎后肝硬化,丙型,失代偿期,脾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3.高血压2级;4.糖尿病
治疗方式
年12月24日开始,王女士不再单药靶向治疗,而是接受特瑞普利单抗mg联合仑伐替尼治疗。
治疗5个周期后,时间来到年4月。王女士接受复查,肝脾MR检查结果显示:肝硬化、脾大、腹水,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6.6×4.9cm,考虑恶性伴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较治疗前病灶缩小,胆囊壁水肿。
肿瘤标记物较之前明显下降。治疗四个月后疗效评价达到PR(部分缓解)。
图注:治疗4个月后第一次复查情况
治疗11个周期后,时间来到年8月10日。王女士接受复查,肝脾MR检查结果显示:肝硬化、脾大、少许腹水,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9×4.7cm,考虑恶性伴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较治疗前病灶缩小;胆囊壁水肿,胆囊腔内异常信号(胆囊结石)。
肿瘤标记物糖链抗原达到正常,血清蛋白较之前下降。疗效评价达到PR(部分缓解)。
最终在治疗15个周期后,年11月23日,王女士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肿瘤增大,考虑恶性并伴有淋巴结转移。
总结
从王女士的治疗方案可以看出,免疫与靶向联合治疗方案获益性高。就目前来说,胆管癌吉西他滨化疗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约8个月,并不算高。王女士采用国产PD1+仑伐替尼总生存期已经超过12个月+尚未达到,治疗期间疗效更是达到部分缓解。
特瑞普利单抗与仑伐替尼
特瑞普利单抗是年12月首个在我国上市的PD-1抑制剂。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失败后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另外在临床还适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
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药物,适用于多种癌症。年9月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肝细胞癌一线治疗,还可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肾细胞癌、胃贲门癌等。
图注:孟加拉碧康公司生产的4mg仑伐替尼
End
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1EGFR21号外显子LR突变肺癌治疗方案2肝癌终极大招“仑伐替尼+PD1”,国产PD1该如何选择3柳暗花明,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用药上市啦!
医诺寰球,直达最佳医疗资源,拓展生命无限可能!
医诺寰球合伙人招募
医诺寰球面向全国诚招代理!
我们的优势
系统培训和考察,助您启动海外医疗事业
严格遵循两国法律法规,全流程规范化运营
境内外均为同一团队控股,服务更到位更迅速
多年海外医疗运营经验,直达全球最优医疗资源
如何成为合伙人
医学药学相关专业
有医药行业从业经验
有医院医生资源
有患者资源
即刻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