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又叫肝脏血管瘤或肝内血管瘤,在中医上称之为肝症瘕。实际上,肝血管瘤属于是一种良性肿瘤,病程长,生长缓慢,任何年龄群体都可能发生,经常引发腹部包块、压迫症状等。但是只要不是太多或太大,基本上不会影响肝脏功能,所以一旦发现也不必惊慌,尽快进行询诊就好。为了帮助大家加强认识从而更好地预防,我们对肝血管瘤的特点及分类进行了介绍。
一、肝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一般没有危害
肝血管瘤一般是与生俱来的,据肿瘤专家介绍,肝血管瘤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血管的异常发育,由于外形像肿瘤,故称为肝血管瘤。血管瘤的瘤体内有大量的血液,挤出血液后瘤体可明显缩小。在显微镜下,可见病灶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无肿瘤细胞。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瘤样增生,即肝血管瘤为良性病变,不会恶变。肝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居多。肝血管瘤占常规体检者中的0.5%~1%。
二、肝血管瘤是否有危害和其生长大小有关
另外,肝血管瘤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多数是在体检时用B超检查才会发现。这种类型的血管瘤一般呈多发性,成人以后普遍情况下是不会继续生长的,所以对健康没有什么妨碍,一般不需要治疗。不过,如若它的直径大于5cm时就称之为巨大肝血管瘤,这种情况下血管瘤就有潜在破裂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需尽快进行治疗。
三、肝血管瘤是否有危害和其生长速度有关
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不过幼年时期肝血管瘤一般很小,无症状,不易察觉。随着肝血管瘤的逐渐长大,往往到了中年才被发现。大多数都是通过瘤体自身的不断扩张使血管腔也随之增大,肝血管瘤本身的周围界限非常清楚,不会像恶性肿瘤那样呈浸润性的生长,预后一般良好。
肝血管瘤的分类
治疗肝血管瘤首先应了解它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它包括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壁细胞瘤和肝毛细血管瘤。
1、海绵状血管瘤
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血管内皮细胞瘤
比较少见,它属于良性血管瘤与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两者之间。
3、细血管瘤
比较少见,血管腔比较狭窄,间隔纤维组织非常丰富。
4、化性血管瘤
比较少见,血管腔塌陷或闭合,间隔纤维组织较为丰富,血管瘤呈退行性改变。
原创:肝博士
转自: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