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介入性超声内镜学术大会暨粤港澳消化病诊治高峰论坛,于年9月6-8日在深圳市中洲圣廷苑酒店举行。子敬(医院潘新智)荣幸受邀参加学术主持,学习及记录下部分内容,现把22例手术演示归类出STER(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POEM(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ERCP、EVL演示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病例十五:文**,女,49岁,因“体检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2月余”入院,胃镜+超声内镜:食管距门齿24cm处见多个低回声病灶,呈哑铃状,截面约7.7*1.6mm至3.0x7.3mm,起源于固有肌层,向腔内突出;胸部CT:食管胸中下段-腹段管壁稍厚。诊断:食管多发隆起性病变。
拟行操作:STER,操作专家:陈洁教授。15:40开始转播,用的是奥巴2.0Dual-knife,病灶非常浅,层次也清晰,象是一个粘膜肌层的病变,可以直接圈套切除,但超声内镜提示的固有肌层,所以用ESD的办法来切,透明帽安装宜突出2mm左右为宜。粘膜下注射用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
食管内的小病灶建议用小探头超会更清楚。15:49现在病灶切下来了,确实是在黏膜肌层。
病例二十:罗**,女,52岁,因“体检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1月”入院,超声胃镜:食管下段近贲门见一低回声病灶,截面约15x10mm,起源于固有肌层,向腔内突出。诊断:食管隆起性病变。
拟行操作:STER,操作专家:赖明广教授。16:53开始转播,用的是IT刀,这是个来源于贲门固有肌层的瘤子,象长角的样子。
继续粘膜下注射。
17:02瘤子完整分离出来了,打的是一条短隧道,现在进去电凝处理创面可疑出血的部位,然后封闭隧道口;17:05转播结束。
病例五:叶**,男,36岁,因“反复吞咽梗阻感3年余”入院,胃镜:贲门失弛缓,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符合贲门失弛缓症。诊断:贲门失弛缓症。
拟行操作:POEM,操作专家:王晓艳教授。13:14开始转播,这种病人术前流质饮食要5-7天,术前要做胃镜看是否有食道潴留。选用的是海博刀的T型刀,下方距门齿45cm,从35cm开始打隧道,个人喜欢纵切口,两边扩一下,切开后很容易就进去了,、、、。POEM做好预止血很重要,全程应视野干净,无出血,还有注意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和气体并发症。
13:52手术结束了,做的是经典的POEM,白色是肌切开的地方,肌切开切到了贲门下2cm是隧道的顶部,现在关闭隧道了。
病例八:罗**,男,20岁,因“进食后恶心1年,加重6月”入院,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贲门失弛缓症。诊断:贲门失弛缓症。
拟行操作:POEM,操作专家:王立生教授。13:57开始转播,新手防隧道打偏的办法,是在粘膜表面打标记,粘膜下注射打含美蓝液体,就肯定不会打偏了。粘膜下注射一定要充分,以防切穿了。个人喜欢用钩刀,用电凝,开口长度2cm,新手可以长一点,甚至2.5cm,现在钻不进去是因为切得不够深,开口开得越宽越好;一定要把粘膜层保留好,分离时先分离两侧,再切中央;较大的血管把周边的纤维组织分离,裸化血管,再用热活检钳电凝。
15:16,患者血管非常丰富,现在贲门口比较松驰了,可能以后会有反流,贲门粘膜有点破损,现在正在修补完就可以结束了。
病例十六:甘**,男,57岁,因“反复上腹痛10余年”入院,超声胃镜:胆总管结石,MRCP:胆总管、肝总管及肝右后叶上段胆管内多发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诊断:胆总管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
拟行操作:ERCP,操作专家:张定国教授。15:51开始转播,现在插管还是胰管方向。
16:28这是个长鼻子乳头,采用自控导丝插管,调整后插管成功,造影显示结石比较多,最大约2.0cm,插管成功后做了中切开,用1.5cm的气囊做逐级扩张,考虑结石比较多,网篮操作空间小,容易嵌顿,所以选择了取石球囊从下往上逐个拖取出6颗结石,最大结石约20mm*14mm;注意要点:取石球囊直径,要尽量比胆管稍微扩张一点,力量要柔,缓,顺应胆管方向慢慢拖。最后造影无结石负影。
16:46放鼻胆管结束手术。
病例三:张**,女,54岁,因“呕血13天”入院,胃镜示:食管-胃底-胃体静脉重度曲张。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拟行操作:EVL,操作专家:张定国教授。8:42开始转播,今天演示的是单环套扎,交叉错位进行,套扎之前护士要把套圈环预置好,套圈交叉点尽量在6点方向;先套3-9点,然后套6-12点套,跟多环套扎有点不一样,吸起的静脉球比较大,不需要满堂红就可以释放了。
子敬(医院潘新智)-09-08至24日理整,此次学习给子敬印象较深的是红色字体部分,感谢王晓艳教授、陈洁教授、王立生教授、张定国教授、赖明广教授协助审稿。语音摘录内容不全,谨供各位同仁参考。语音摘录内容可能存在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声明:以上为子敬(医院潘新智)个人学习笔记,如有错记、漏记、记录不完整等情况,纯属于本人问题,与操作老师无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