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赏析右上腹痛1周余,发现肝脏 [复制链接]

1#
古代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91254.html

简要病史

主诉:右上腹痛1周余

患者1周前自感右上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心慌胸闷及心前区头痛,无皮肤巩膜*染,未予以重视。患者现为进一步治疗,至我院门诊,拟「肝占位」收治入院。

实验室及影像资料如下:

生化检查

影像资料

上腹部CT平扫+增强

上腹部磁共振平扫+增强

病理结果:

肝胆管细胞癌小结:

病因及临床表现:

肝内胆管癌即从肝左右管合流部(肝门部)至末梢的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癌。组织学表现为腺样分化或伴有粘液分泌,富于纤维性间质,比肝细胞癌硬。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末梢型胆管癌(肝内胆管瘤)及肝门部胆管癌。

临床症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末梢型胆管癌早期无症状,晚期可有上腹不适、肝大、体重下降等;肝门部胆管癌常以*疸为初发症状。

影像特征:

CT表现

末梢型胆管癌:平扫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占位性病变,一般密度比较均匀。增强扫描于早期时相可见肿瘤边缘呈轻度环状增强,晚期时相于肿瘤边缘显示为低密度环,而中心表现为高密度,并可见肿瘤末梢侧枝肝内胆管扩张征象。末梢部胆管内发育的乳头状胆管癌常以末梢胆管的限局性扩张为惟一诊断依据,需注意与肝内胆管结石鉴别诊断。

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平扫,肿瘤与周围肝实质至等密度,肝内胆管呈显著扩张。增强早期时相肿病至低密度,约10-15min后,肿瘤中心表现为高密度。这种动态变化有重要诊断价值。

MRI特征

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T1加权像时肿瘤组织表现为低信号病灶;T2加权像时肿瘤组织表现为外周高信号,中央低信号的异质性团块。中央的低密度可能与组织纤维化相关。

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增强程度依局部的血供、坏死及囊变、纤维化程度的不同而异。

肝内胆管细胞癌常为少血供、富含纤维组织的肿瘤,以增强早期增强不明显或部分边缘轻度增强,延迟期向心性增强为最常见的征象。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被膜回缩明显。

MRCP表现

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胰胆管显影技术,MRCP能完整且直观地显示肝内外胆管树图像。

对于浸润型及管内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MRCP可直观显示胆管的狭窄及管内的充盈缺损,远较断层图像清晰明了,对肿瘤定位、定性,分型及合并结石的显示与手术计划制定是必要的。

它能显示肿瘤与胆管的关系及胆管受累范围,显示肿瘤的来源。

鉴别诊断:鉴

肝细胞肝癌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远较ICC常见,绝大多数的肝细胞癌病例有乙肝/丙型肝炎的证据(90%左右),以及有肝硬化表现(80%左右),多数有AFP升高。

CT平扫绝大多数病灶为低密度,边界较清,病灶内出现钙化极为少见;增强扫描,特别是螺旋CT双期扫描具有特征性,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而在门脉期则为低密度,增强曲线为「快进快出」。

较大的肝细胞肝癌多有门静脉癌栓形成,累及分支及主干,而ICC多无肝炎病史和肝硬化表现,AFP阴性,病灶多位于肝左叶,常较大,边界欠清,部分病灶内出现不规则钙化。

肝脓肿

临床上常有感染症状和体征

CT可表现出「簇征」或「靶征」,但有时两者鉴别需依赖B超或CT引导下穿刺诊断。增强扫描病灶周边强化。

肝脏转移性肿瘤

转移瘤患者常有原发肿瘤病史,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常为多发。

CT表现为肿块轮廓光整低密度肿块,中央常见更低密度坏死区域,增厚后周边强化表现出「牛眼征」。

少数肝转移癌病灶内可出现钙化,其特点为钙化密度较低、范围大、位于病灶中央部分,周围有低密度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隔,同时在多个病灶内出现,与ICC的多发点状高密度钙化形成明显对比。

Caroli病

病史较长,反复发作的腹痛、发热及*疸为临床表现,肝内胆管不规则扩张或囊状水样密度灶

彼此之间或边缘可见轻度扩张细小胆管,常伴胆管壁钙化或结石。

肝血管瘤

CT平扫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曲线为「早出晚归」型,早期病灶周边呈典型条片状斑点状明显增强,其增强处密度与腹主动脉大致相同,延迟后呈等密度充填。

而ICC平扫边缘不清,增强早期为边缘环形增强,延迟后病灶往往大部分未被充填。

MR鉴别血管瘤与ICC较CT容易,因在T2加权上,血管瘤病灶的信号极高,可出现「亮灯征」,为血管瘤的典型表现。一般不需增强即可明确诊断,而ICC极少出现此影像表现。

治疗

外科手术是延长ICC患者生存期的首选治疗方式。

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取决于癌肿的部位与大小,方式包括左、右半肝切除、左、右肝大部切除、肝叶楔形切除、肝段切除等。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而行姑息性外科切除、保守治疗及未治疗者均无5年生存者。

ICC具有淋巴侵袭性,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ICC术后复发率较高。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提示术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肿瘤大于5cm、肿瘤数目、血管侵犯以及周围神经侵犯则提示容易早期复发。

因肿瘤体积较大或位置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先行药物化疗,使肿瘤降期后再行相关手术治疗。

编辑:胡青牛

作者:Shirley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及转载邮箱:penglong_medical

hotmai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