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奇的药物牛黄之完整介绍 [复制链接]

1#

牛*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或“蛋*”,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牛*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至*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

药品性状

该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等,大小不一,其直径为0.6~3(4.5)厘米,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红色至棕*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牛*又叫西*、犀*、丑宝。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结石),天然牛*。我国西北、东北及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均产。由牛胆汁提取加工而成的称人工牛*。研末冲服或入丸散。

药品功效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惊厥的作用;本品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口舌生疮,可配以麝香、珍珠、冰片等外用,如八宝吹喉散,或配以草河车、银花、*芩、雄*等内服,如牛*解毒丸,并治一切痈疽疔毒之症;用于乳癌、瘰疬、痈毒等症,以本品为主治药,与麝香、乳香、等药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丸。

强心,改善心功能,治疗多种心律失常,扩张外周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显著持久的降低血压,尚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促进胆汁分泌及保护实验性肝损伤,对平滑肌主要表现为解痉作用,其能收缩子宫平滑肌;

具有祛痰镇咳,兴奋呼吸作用;增加末梢血内的红细胞;

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实验表明,牛*具有抗心肌损伤及降压作用,并有利胆及保肝作用。

此外,能助脂肪消化,使胰酵素活化,并可与多种有机物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而起到解毒作用。

本品有清热凉肝、息风止痉功效,用治温热病热盛所致惊厥、抽搐之症。常与朱砂、蝎尾、钩藤等配伍,如牛*散;治小儿急惊,壮热神昏,痉挛抽搐之症,可配以麝香、猪砂、天竺*等,如牛*抱龙丸。

本品又能清心豁痰,开窍醒神,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包所致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等症,单用本品为末,淡竹沥化服,即《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若与香、朱砂、犀角、*连等配伍,其效尤著,如安宫牛*丸。

成分测定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9.0%。

药用-牛*胆酸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20%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加稀盐酸19ml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每次醋酸乙酯液均通过同一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脱脂棉滤过,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nm,λ[R]=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不得少于4.0%。

胆红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ml,置冰箱内保存。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35.0%。

化学成分

含胆酸5%~11%,去氧胆酸约2%,鹅去氧胆酸0.6%~1.7%及其盐类,胆红素(bilirubin)及其钙盐;并含胆甾醇、麦角甾醇、卵磷脂、脂肪酸、维生素D、水溶性肽类成分SMC(具收缩平滑肌及降低血压作用),以及铜、铁、镁、锌等.澳大利亚产牛*含类胡萝卜素、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taurine)、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药典标准中药名称

牛*

拼音名

Niuhuang

英文名

CALCULUSBOVIS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胆结石。

宰牛时,如发现有牛*,即滤去胆汁,将牛*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性状

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

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鉴别

(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色,习称“挂甲”。

(2)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色,久置后变绿色。

(3)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溶液(30%)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

(4)取本品粉末0.1g,加盐酸1ml及氯仿10ml,充分振摇,混匀,氯仿层呈*褐色,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钡试液5ml,振摇,即生成*褐色沉淀,分离除去水层和沉淀,取氯仿层约1ml,加醋酐1ml,硫酸2滴,摇匀,放置,溶液呈绿色。

(5)取本品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烘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一法)测定,不得过9.0%。

含量测定

1.胆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1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60%醋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酸0.5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0.4、0.6、0.8与1.0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各管精密加入60%醋酸溶液使成1ml,再分别精密加入新制的糠醛溶液(1→)1ml,在冰浴中放置中5分钟,加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3.0ml,混匀,在7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迅速移至冰浴中放2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60%醋酸溶液适量,充分搅拌,移入50ml量瓶中,残渣再用60%醋酸溶液搅拌,全部移入量瓶中,并用60%醋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各1ml,分别置甲、乙两个试管中。

于甲管中加新制的糠醛溶液1ml,乙管中加水1ml代替糠醛溶液作空白,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在冰浴中放置5分钟”起,依法测定吸收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酸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不得少于7.0%。

2.胆红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红胆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胆红素0.01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稀释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ml,置冰箱内保存。

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回流加热约30分钟,放冷,移至ml棕色量瓶中。

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用上述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稀释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不得少于35.0%。

性味与归经

甘,凉。

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

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防潮,防压。

鉴别方法

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色,习称“挂甲”。

2.取本品少许置试管中,分别加下列试剂3ml,微热,有显色反应:加冰醋酸显绿色,冷后小心滴加等容积的硫酸,下层无色,上层绿色,两层相接处显红色环。(检查甾醇类反应)加硫酸显绿色;加硝酸显红色;加氨水显*褐色。(检查胆红素)

3.取粉末0.2g,加盐酸1ml,再加乙醚20ml振摇提取,放置,分取乙醚液,滤过,置分液漏斗中,加氢氧化钡饱和溶液20ml,振摇,即发生*色沉淀.分离除去水层及沉淀,醚层用氢氧化钡饱和溶液洗涤2次,每次10ml。分取醚层,滤过,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加醋酐1ml与硫酸2滴,振摇,放置10分钟,即显绿色。(检查结合型胆红素)

4.取粉末少量,加氯仿1ml摇匀,加硫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摇,即显红色。(检查胆红素)

5.取粉末0.1g,加60%醋酸4ml,研磨,滤过,取滤液1ml,加新制的1%糖醛(新蒸馏至近无色)溶液1ml与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0ml,置7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显蓝紫色。(检查胆酸)

6.取本品乙醇提取液作供试液,以胆酸、去氧胆酸乙醇液为对照液。两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乙醚=冰醋酸(2:2:1)展开,喷10%磷铝酸乙醇溶液,℃烘10分钟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7.取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波处理30分钟滤过蒸干滤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与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各合2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液.吸取上述两溶液各2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一醋酸乙酯一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烘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牛*能对抗由咖啡因、樟脑和印防己毒素等引起的小鼠中枢兴奋症状,并可增强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或巴比妥钠的镇咳作用。牛磺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可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或踏轮活动,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牛*还有抗惊厥作用。牛磺酸有显著镇痛作用。

2.解热作用:对正常大鼠体温无降温作用,但可抑制2,4-二硝基苯酚对大鼠引起的发热,降低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牛*及胆酸、胆红素对离体蛙心、豚鼠或家兔心脏均表现强心作用。此外,本品有利胆、保肝、抗炎等作用。

临床应用

牛*-中药材1.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清心、凉肝,有患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散。

2.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单用本品为末,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或与麝香、栀子、*连等配伍,共秦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如安宫牛*丸。

3.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本品清热解毒力强。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芩、雄*、大*等同用,如牛*解毒丸;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散;用治痈疽、疗毒、乳岩、瘰疬等,又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丸。

4.用于高热烦燥,神昏谵语及惊痫抽搐等症。神昏谵语、惊痫抽搐,多由于高热或痰热蒙蔽清窍所引起。牛*能清心热、豁痰浊,可收开窍定惊的功效。在临床上本品常和清热药与开窍药如*连、*芩、山栀、麝香等做成丸散,应用于热盛昏迷惊痛。

5.用于咽喉肿痛腐烂、各种热毒疮痈。牛*为清热解毒要药,对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及一些外科疾患属于阳症者都可应用,常配合青黛、冰片等治咽喉肿痛;配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甘草等治疮疡。

6.牛*配以麝香、天竺*、全蝎、钩藤,则豁痰开窍、清热镇痉;配*连、*芩、栀子、郁金、朱砂,则清热解毒、开窍安神;配青黛、珍珠、人指甲、象牙屑、冰片,则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1]

用法用量

0.15~0.35克,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中毒急救

牛*使用过多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解救方法:

1.早期应催吐、洗胃,然后服通用解毒剂。

2.给予中枢兴奋剂,对抗其中枢抑制作用。

3.血压下降可在静脉输液中加入升压药。

4.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口服颠茄片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必要时重复应用。

5.牛*中所含牛*酸,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血管稍有舒张作用,为防止“不整脉”的出现,可预先肌肉注射或口服利血平。

6.其他对症治疗。

7.茶叶15克,五味子9克,人参6克(先煎),甘草4.5克,水煎服,连服2~3剂。

8.半边莲15克,樟木6克(后下),厚朴9克,石斛12克,麦冬9克,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分2次服,每4小时1次。

药理研究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研究表明:牛*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和解热作用。

a.镇静作用:给小鼠灌服或腹腔给药,能显著减少其自发活动,并能减轻樟脑、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增强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及戊巴比妥的镇静作用,如能使戊巴比妥纳所致之小鼠睡眠时间延长,促使阈下剂量的水合氯醛导致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等。人工牛*亦有类似的镇静作用。

b.抗惊厥作用:给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牛*,对樟脑、咖啡因、可卡因、印防己毒素、戊四氮等引起的惊厥有预防或延长惊厥潜伏期的作用,但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则无效。研究表明:人工培植牛*与天然牛*有相似的抗惊活性。给小鼠灌服以牛胆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人工牛*,亦能防止可卡因或咖啡因引起的惊厥和死亡,效果比同量牛*还好。用人工牛*2g/k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延长咖啡因、印防己毒素引起惊厥的潜伏期,但不能对抗惊厥发作的百分率,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则无任何效果。有人认为,牛*的镇惊成分为去氧胆酸。牛*的抗惊作用具有上行性,以对樟脑、咖[2]啡因引起的皮层性惊厥效果较强,对脑干性惊厥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脊髓性惊厥则无效。

c.解热作用:用天然牛*和人工培植牛*2g/kg给大鼠灌胃,对酵母所致之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0.1g/kg给大鼠腹腔注射,能使正常大鼠体温降低,并可显著抑制2,4-二硝基酚对大鼠引起的发热。

2.抗炎作用牛*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多形核细胞游走及大鼠甲醛滤纸性肉芽组织增生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对醋酸所致之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的抑制活性为水杨酸的47倍、氢化可的松的33倍。其抗炎作用可因其配伍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人工培植牛*的抗炎作用与牛*相似,1~2g/kg给小鼠灌服,可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等引起的小鼠耳肿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脚爪水肿;0.1g/kg腹腔注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二甲苯皮内注射引起的小鼠皮肤通透性增加、大鼠蛋清性脚肿及甲醛性脚肿以及棉球引起的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人工牛*亦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实验表明:胆酸、去氧胆酸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胆酸钠20mg/kg静脉注射,能明显抑制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反应。离体豚鼠肺灌流法表明胆酸钠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并能对抗组胺、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胆酸对喷雾所致之豚鼠支气管痉挛有平喘效果。人工牛*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及犬气管痰液引流实验中均有祛痰效果。但尚无天然牛*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报告。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牛*能明显增强离体蛙心、豚鼠心脏及猫心乳头肌的心肌收缩力,同时心率增加,但对冠状血管则使之收缩。人工培植牛*对离体蛙心亦有显著的强心作用。有报告指出,牛*的强心成分为水溶性,于10-7浓度即对离体蛙心有强心效果,但浓度增至10-2仍不使蛙心停搏。牛*水溶性成分中含有调节心搏异常的物质,其主要成分可能是牛磺酸。对于小鼠仔鼠培养心肌细胞,牛*既能显著对抗高Ca++时心肌搏动细胞数的减少及心律不齐搏动细胞数和心率的增加;亦能使低Ca++所引起的心搏异常正常化。牛*尚能抑制内毒素所致之大鼠心率减少及心电图ST段升高等缺血性心功能紊乱。

牛*或胆酸钙mg/kg给自发性或肾性高血压大鼠灌服,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降低40~50mmHg,持续1至数天。胆酸钙的降压作用较牛*为弱。牛*给正常大鼠口服、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均有显著降压效果。有报告认为,牛*能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灌流量增加,对抗肾上腺素对血压和心脏的作用,因此其降压作用可能与扩张血管及抗肾上腺素作用有关。对血管加压素、5-羟色胺、组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均无影响。牛*中所含胆红素亦能使血压下降,但其降压作用与其心肌抑制活性有关。去氧胆酸、牛磺酸、两种平滑肌收缩成分SMC-S2及SMC-F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牛*水提取液mg/kg给大鼠口服,能显著增加其胆汁分泌。有报告指出,对猪离体胆囊与胆总管的标本实验表明:牛*中的平滑肌收缩物质(SMC)能使胆囊平滑肌和奥狄括约肌收缩,从而抑制胆汁的排泄,但大多数胆酸尤其是去氧胆酸则均能松弛奥狄括约肌,因而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报告者认为,这两类拮抗物质在体内形成胆汁排泄的机能协调系统。牛磺酸N-二硫代氨基甲酸钠(TDT)对于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大鼠肝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抑制SGPT的升高。

牛*粉混悬液、水溶部分及水不溶部分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离体小肠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水溶部分作用最强.胆酸盐对肠道浆膜面有抑制作用,但对黏膜面则刺激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加大剂量则致痉挛.胆红素较大剂量对离体大鼠十二指肠、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平滑肌收缩物质SMC-S2及SMC-F对豚鼠离体小肠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该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但较弱,其能被阿托品和抗组胺药所抑制,而被毒扁豆碱所增强。

6.对血液系统的作用牛*能显著促进红细胞生成,口服牛*能使急性失血家兔网织红细胞急剧增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正常兔口服牛*亦能引起红细胞明显增加,摘除脾脏无影响。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维生素D,其次是胆红素及麦角甾醇。但用量过大,则反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人工牛*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红细胞数减少。纤维蛋白平板法实验表明:牛*对纤维蛋白溶解有较强的纤维活化作用。

7.其他作用牛*和人工牛*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牛磺酸可明显增加催乳素分泌及促*体生成素释放。

牛*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对皮下感染乙脑病毒24小时的小鼠,用牛*灌胃,则对感染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去氧胆酸钠、胆酸、胆红素及人工牛*亦都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牛*对脑内感染的乙脑病毒则无效。人工牛*可抑制金*色葡萄球菌。对小鼠S37、S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4.3~72.5%与60%;但对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及腹水型则均无作用。牛*复方制剂犀*丸对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和S均有抑制作用。

贮藏方法

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用药禁忌

宜忌:孕妇慎服。

人工牛*养殖

牛舍要通风干燥,粪便及时清除,合理使役,牛体要勤刷拭。

形态

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千克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很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为*色,无杂毛掺混。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收集。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即取出,除尽附着的薄膜,用灯心草或棉花等包上,外用毛边纸或纱布包好,置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以防裂开,阴干。

性状

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为0.6~3(4.5)cm,少数为管状或碎片。表面呈*红色至棕*色,有些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贮藏

可用深棕色玻璃瓶贮存,或用塑料袋包装的铁盒内。牛*不宜冷存,以免变黑失效。一旦发霉,可用酒擦洗。

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直径0.6-3(-4.5)cm。表面金*色至棕*色,深浅不一,较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纹。体轻,质极脆,易分层剥离,断面色较浅,可见紧密的同心环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明显的清香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胆管结石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长约3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或*棕色,有的呈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

显微鉴别本品水合氯醇装片不加热,可见不规则团块,由多数*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含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色,久置后变绿色。

药方选录

1.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兼治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牛*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一两、*芩一两。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服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温病条辨》安宫牛*丸)

2.治心经实热、狂言妄语、神志不安:牛*(另研)一两、冰片(另研)一两、朱砂(另研)二钱、大*(生)一两。上为细末和匀每服一二钱,冷姜汤或蜜水调下。(《景岳全书》牛*泻心汤)

3.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牛*一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二分。上共研为末,作一服,小儿减半。痰厥,温香油下;急慢惊风,*酒入蜜少许送下。(《鲁府禁方》牛*散)

4.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牛*钱半、朱砂三钱、脑子一钱、郁金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新水化下。(《保命集》牛*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