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5年前患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急需换肝换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

楚天都市报记者郑晶晶通讯员杜巍巍刘瑜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实习生周院

15年前,时年56岁的大冶居民叶宗德,因患严重的先天性肝、肾囊肿多年,肝、肾功能几近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幸亏当医院肝胆腔镜外科和泌尿外科专家教授坚持耐心劝说,为其开展了我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术,让其转危为安。昨日,医院复查的机会,找到当年救治自己的专家们,感谢他们当年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大冶男子因罕见病需接受肝肾联合移植

现年71岁的叶宗德家住大冶,上世纪80年代,他因腹胀、腹痛、尿血等症状,医院被检查出患有多囊肝、多囊肾,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年3月,他医院普外科住院,肚子鼓得老高,检查发现其正常的肝、肾组织上几乎全被巨大的囊泡取代,胃部被严重挤压,他难以进食。“当时,肝胆腔镜外科的专家们就建议我赶快进行肝肾联合移植,我因为害怕,没有立即答应,住院不久就出院了。”叶宗德说。

当年8月,他的情况越来越糟,家人将其医院时,其肝、肾功能几近衰竭,生命危在旦夕。该院多次组织多学科专家对其会诊,决定对其实施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当时国内仅有6家医院成功开展这一手术,而且手术数总量不到20例,医院开展此类手术。但肝胆腔镜外科、泌尿外科多位专家拿着“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反复劝说、解释,叶宗德和家人终于被打动,答应做手术。叶宗德当时告诉专家们,“我相信你们这个团队,我知道自己的病情很严重,你们就放手去做吧,医院的麻烦。”这让专家们十分感动。

术后15年患者再谢好医生救命之恩

当年9月30日,该院肝胆腔镜外科张训臣、沈世强、丁佑铭和泌尿外科刘修恒、周江桥等专家教授,为患者进行了一场紧张的手术接力赛。下午6时,患者被送进手术室麻醉,8点30分,手术正式开始。张训臣、沈世强、丁佑铭教授等首先实施原位肝移植手术,专家们大胆采用经典式非转流手术方式,在病人上腹部打开一个“人”字形切口后,切除了病人体内重达5公斤、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的病变肝组织,并把一个正常的肝脏植入患者体内,将肝上腔、下腔静脉血管、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等成功吻合。10月1日凌晨3时10分,医生松开止血钳、恢复肝脏供血,10分钟后,金黄色的胆汁即开始分泌,标志着肝脏移植圆满成功。凌晨4时许,泌尿外科刘修恒、周江桥教授等接力赛般地上了手术台,争分夺秒地进行肾移植。他们将一个供体肾脏的动、静脉与患者髂外动、静脉、输尿管与膀胱成功吻合。8分钟后,肾脏开始产生尿液,标志着肾脏移植也获得圆满成功。由于术前论证周密、手术技术先进,术中病人的出血量被控制在毫升左右,并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术后一周,他开始吃正常人的饮食,18天后他从监护室走进普通病房,开始生活自理,2个月后他感到自己跟正常健康人一样,术后3个月,叶宗德顺利康复出院了。“当时住了三个月院,医生精心治疗,护士‘精品护理’,比在家的还好!”叶宗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术后天,为其做手术的沈世强教授和周江桥教授,还专程到他家中进行随访,这都让他感激不已。

术后,叶宗德除了服用抗排斥药物外,其日常生活几乎和常人无异,出院后几年家里盖房子,他还能背水泥、背沙包。如今71岁的他健步如飞,声音洪亮,看起来就像60多岁一般。“亲友们都说我一点不像是大病一场换过肝肾的人。”

如今,医院定期复查,跟踪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昨日,他借复查之机,又找到肝胆腔镜外科丁佑铭教授和泌尿外科周江桥教授道谢,“谢谢专家们!是您们的高超医技,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医生和患者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这是在医患互信、互相配合,医院多学科的协作下创造的生命奇迹。”昨日,丁佑铭教授和周江桥教授表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